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應該歸功於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因為這個成語就來自於這位唐玄宗在位後期的宰相身上。
其實在李林甫之前,武則天當政時期,有個叫蘇味道的,處事風格被稱為模棱兩可。
說的是蘇味道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是顧左右而言他,從來不發表確切的意見建議。
有一天他的一個學生來拜會,請教為官之道。
蘇味道想了想,摸著桌子角,問這是什麼?
學生明白老師不會問這麼弱智的問題,一定有所指。便老實回答,說桌子角。
蘇味道說你用力拍這個桌子角。
這學生也真實在,一巴掌下去,不一會兒就黑青。蘇味道問疼嗎?
學生心想這不廢話嗎,你說疼不疼,但嘴上老老實實的說那是真疼。
蘇味道抽出寶劍,將桌子棱角砍下來,對學生說,如果剛才沒了那個棱角,再打給疼嗎?
學生恍然大悟,這就是成語模棱兩可的來曆。
像這種屍位素餐,占著茅坑不拉屎的也就是懶政,不作為。雖說肯定不是好官,但好歹人家也不害別人。
而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就不一樣了,他是整天琢磨著怎麼害人。
這家夥有個政治家必須具備的技能,那就是喜怒不形於色,不管見誰,臉上永遠堆著笑。看起來對誰都是一團和氣,也沒有大官的架子,讓人感覺肯定是個親民的好官。
太子李亨的大舅哥叫韋堅,李林甫看著不順眼,就向皇上推薦他當了重要部門的一把手。
有人說你這話說錯了吧,看著不順眼打壓就是,幹嘛還把他放在實權單位呢?
這就是李林甫的處事風格,隻有在重要部門重要崗位,犯了錯才能名正言順的收拾。果然,沒過多久,韋堅隻不過會見了一個手握重兵的地方官,就被李林甫指使爪牙誣陷韋堅勾結地方官,意圖謀反。結果韋堅和那個節度使都被罷了官,不久被賜死。
認為楊慎矜可能威脅到他宰相的位置,這家夥竟然指使手下誣告他謀反,去楊家搜尋證據時候,暗藏了恢複隋朝的讖書。這下算是坐實了楊慎矜是隋煬帝後代的誣陷,使忠心耿耿的楊慎矜慘遭滅族。
一次宴會結束,兵部侍郎盧絢從唐玄宗身邊經過。
盧絢身材高大,長相帥氣,須髯飄動,看起來頗有仙風道骨的架勢。唐玄宗最喜歡看帥哥,便問身邊的李林甫,這人是誰呀?
李林甫說是兵部侍郎盧絢。
唐玄宗隨口讚了一句,真乃有宰相之姿啊。
就這一句話,讓李林甫可就坐不住了。他心裏想著,你被提拔做宰相,那我不就靠邊了。不行,得想辦法。嘴裏附和著皇上,心裏可就轉開了。
於是李林甫找到在一個單位上班的盧絢的兒子,說皇上有意讓你爸爸去嶺南任職,我考慮著嶺南太遠,條件又差,恐怕你父親這一去就回不來了呀。
盧絢兒子一聽,宰相親自給自己說這些,再加上那表情真誠,不由得急了,說宰相依您之見,應該怎麼辦?
李林甫說可以讓你父親主動打報告,說想要去東都洛陽輔佐太子,不就不用跑那麼遠了嗎!
盧絢父子不知道怎麼回事啊,對李林甫那是千恩萬謝,跑洛陽上班去了。皇帝天天那麼多事,眼前看不到盧絢,也就把他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