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宣讀聖旨完畢,黃巢聽到封了王仙芝一個將軍,對自己卻隻字未提,不由勃然大怒。
經過這麼一折騰,王仙芝和黃巢分了家,起義軍的實力也就打了折扣。不久王仙芝戰死,黃巢成了大瓢把子。
腐朽的唐軍鬥誌全無,起義軍勢如破竹,先打下洛陽,又攻進長安,唐僖宗無奈隻能跑路。
一個龐大帝國的衰落,並非一朝一夕的事。
就拿大唐來說,從李世民開創貞觀之治,到武則天時代,整個社會都比較穩定,老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唐玄宗李隆基時期,大唐走到了最強盛的頂峰,被安史之亂拽了下來,從此一直都是走下坡路。中間雖說偶爾有點中興的氣象,但已經難以止住頹勢。
就拿現在在位的唐僖宗來說,國家自己是亂糟糟的一團,這哥們還每天打馬球玩的不亦樂乎。
最可氣的是,把國家大事簡直當成兒戲。比如選拔幾個重要地區的節度使時候,他不是按照任人唯賢的標準,而是以馬球的進球為當官的準則,您說這種人能管理好國家嗎!
不過黃巢也是成不了大事的主,他帶著起義軍打遍了大半個中國。但是這夥計是走一路丟一路,打下來後也不安排人治理,補充完給養就進攻下一站。
這次到長安也是,也稱了皇帝,建國號大齊。不久被趕出了長安,後來兵敗自殺。
經過這麼一折騰,割據中的藩鎮勢力經過洗牌,有兩股勢力逐漸勝出。一個是據守太原的李克用,一個是占領汴州的朱溫。
這段時間比較亂,屬於真正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咱們就先來說說朱溫。
朱溫改過幾個名字,原來叫朱晃,估計是晃了一段覺得有點頭暈吧,就改了名字叫朱溫。
這家夥剛開始是跟著黃巢混呢,幹著幹著手下有人說黃巢成不了大事,不如咱們另換個主子。就這麼著,朱溫投降了唐王室。
這時候正在戰事吃緊,有人帶著地盤和大批士兵投降,已經跑四川打獵的唐僖宗高興的嘴都咧後邊去了。立馬下令,封朱溫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並賜名叫朱全忠。從此,那個在碭山滿臉鼻涕泡亂冒,小名叫朱阿三的,就叫了朱全忠。
不久黃巢果然兵敗,參與平定黃巢叛亂的李克用大軍隨著朱溫來到汴州。
朱全忠好歹算個地主啊,有同事過來了不弄場酒喝,人家過去肯定罵人。再說了,打了個大勝仗,也得慶賀慶賀不是。
汴州這地方在隋朝時候開始崛起,大運河的開通,使這裏成為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所以好吃的也很多。像什麼套四寶、桶子雞,黃河大鯉魚什麼的。雖然當時天下大亂,境內饑民餓殍遍野,但依然不影響有權有勢的大吃大喝。
朱全忠這頓酒請的可是真的虧,為啥?還不是李克用看朱全忠不順眼,酒桌子上借著兩杯酒耍酒瘋,得罪了朱全忠唄。
人家老朱好心好意請你喝酒,想不想喝,酒好壞先不說,總得給人家留點麵子呀!他倒好,說話時候盡挑朱全忠的丟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