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酒宴拆山(1 / 2)

和張齊賢同屬一屆的狀元,叫呂蒙正。

前文說過,本來太宗是想讓張齊賢名次能更高一些,最好進三甲。但是閱卷官理會領導意圖不徹底,第一名給了呂蒙正。

呂蒙正的童年並不幸福,主要是他那個花心的老爹,一會兒換一個小老婆。作為正妻的呂蒙正母親劉氏也不知道是因為吃醋還是被玩膩了,反正老頭呂鬼圖將他們娘倆掃地出門,什麼生活費撫養費教育基金統統沒有,算是淨身出戶。

您想啊,一個女人帶著個未成年的孩子,哪能過的好了呀!日子肯定是捉襟見肘,緊巴巴的沒錢花呀!

好在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也知道奮發圖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呂蒙正沒讓老娘失望,公元977年得了頭名狀元。

隻是他雖然有才,拜相卻比起張齊賢稍微晚了點。

好飯不怕晚,您高中狀元的呂蒙正自然也是才華橫溢。關鍵是人品還非常好,那句著名的宰相肚裏能撐船,就來自於這位。

說的是他剛當上副宰相,朝堂有人不服,說這是什麼玩意竟然能做宰相!

呂蒙正當時就聽到了,不過裝作沒聽見,不聲不響的該幹嘛幹嘛。

他的一個手下也聽到了,馬上就要去追查這人。呂蒙正大度的擺擺手,阻止了。

清廉也是呂蒙正的優秀品質之一,在他做宰相時候,巴結的人多了去了。

其中有個專門收藏古鏡的專家,估計是想進入體製內,即便當不了官,最起碼弄個專家學者的名頭,享受特殊津貼什麼的,就邀請呂蒙正的弟弟來家裏赴宴。

酒過三巡,這人表明了意思,想請小呂跟哥哥大呂說說情,弄幾個榮譽證書什麼的。並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一柄銅鏡,說這玩意能照二百裏地那麼遠,無疑就是個寶鏡,神鏡。

小呂也是酒喝蒙了,心想多大點事啊,不就是弄個證書嘛,還不是手拿把捏的就辦了。

回來見哥哥,把那人的意思轉達,拿出銅鏡給呂蒙正。

沒想到的是,呂蒙正看都不看,說我的臉隻不過跟吃飯的盤子那麼大,要能照兩百裏的鏡子有什麼用呢!

文人嘛,對文房四寶那是情有獨鍾。有一次有人送來一方硯台,說這個不用兌水,隻需要哈一口氣,就能磨墨。

呂蒙正不置可否,再怎麼著,不也是磨墨嗎?還有什麼用。

不過呢,也有點不得不說的問題,就是這哥們做了宰相後,把他老爹呂龜圖接過來享福。說是享福其實不如說給軟禁了,因為老兩口是在一個房間睡,但床鋪是分開的。而且整個家裏包括下人,除了吃飯時候給安排飯,其餘時間都不搭理老頭。

為啥?還不是因為早年娶小老婆多多益善,把呂蒙正娘倆掃地出門嘛。

一個宰相僅僅是品行好遠遠不夠,必須得有識人用人的眼光和魄力。

太宗有九個兒子,給皇子們找個好老師那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呂蒙正推薦一個叫姚坦的擔任宋太宗第五子益王趙元傑的老師。

姚坦這個人呢,說好聽點是盡職盡責的要給皇子灌輸知識。說難聽了就是個書呆子。

他經常把這位趙小五管的是事無巨細。什麼五點起床跑操,七點吃早餐,八鬥開始上課,中午休息一小時,晚上還有自習,布置家庭作業等等,把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