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陰謀陽謀 沙經理做過的“好事兒”(1 / 2)

牛經理想要整治沙經理不是一天兩天了,從牛經理剛來公司,沙經理開始顯示出超常人的熱情。

扮演一個熱心大姐的形象,等到把牛經理的底細摸了一遍之後,便開始了騷操作。

在牛經理推動費用係統審核上線的過程中,牛經理在前線衝鋒陷陣,沙經理就在後方拆台,賣弄風聲,引出外部門心裏的抵觸,借別人的口來製造部門牆,激起業務部上線新係統的反感心理。

那段時間業務人員每天抱怨,銷售人員每天在外麵辛苦打拚,後台這種雞毛蒜皮的事兒還要配合校驗試驗上線。以前隻要把發票郵寄給文員,文員就代辦了報銷事項。絲毫不用操心,現在自己要提交係統流程,還要跟進其中問題,麻煩的一米。

當時這件事兒鬧到很嚴重,其他部門都對牛經理非常不滿,甚至在開會中當眾給牛經理埋坑,讓其下不來台,甚至發生過多人圍剿的場麵,當時隻有趙靜初還算聽話,其他核算組人都聽沙經理的話,牛經理寡不敵眾,敗下陣來。

所以當外貿部說劉智說出口退稅備案的文件應該各管各的時候,牛經理那麼生氣。沙經理這是又在搞部門牆,得讓劉智長點記性。

鬧到方總不得不出麵協調,多次請業務部骨幹人員吃飯增進感情,酒水都不知道喝了多少。還創辦業務反饋渠道,公司論壇就是那時候啟用的,讓大家有建議都及時提出,這才緩解了部門衝突。

沙經理做出的這種事兒,當然不是明麵上搞,都是暗箱操作,牛經理很難抓到她的把柄,也沒法和領導告狀,在別人眼裏,沙經理熱情大方,人緣極好。其實本人口蜜腹劍,不被坑過根本意識不到她是這樣的人。

如果告狀,領導隻會覺得是牛經理不懂得溝通,造成部門的困擾。更關鍵的是會給別人留下小肚雞腸,錙銖必較的形象。

在領導麵前傳遞負能量,抱怨是職場大忌。

像牛經理這樣聰明的人肯定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

牛經理經過這事兒之後一直憋著一股火,想要找機會搞一下沙經理。沙經理最擅長背後搞事,那牛經理便覺得以後也不能站出來,也要找槍使喚,這樣成功了,就和上級反饋是自己的功勞,失敗了就犧牲掉下屬。

讓沙經理和“槍”去周旋,互相撕咬,這樣牛經理自己就可以抽身去謀劃別的事情。火也引不到自己身上,一舉兩得。

這就苦了下屬了,在劉智還沒有來的時候,趙靜初就是這把槍,每天被牛經理吆喝來吆喝去,做了很多超出本職工作的事兒。但是最終的評優依舊是評給了馮娟。

因為馮娟和沙經理走的近,趙靜初雖然給牛經理做了很多活,但是很多都是超出本職工作的。這些超出的範圍其他同事不知道,如果給趙靜初評優,其他人肯定有意見。到時候牛經理就會落得是搞站隊,偏袒自己人的帽子。

馮娟是大家眼裏活最多的人,也是沙經理的人,給馮娟評優能讓大家反對呼聲不那麼強烈,也會使得牛經理給別人的印象是公平公正,即使是沙經理的人幹得好也會重用。

想要借此拉攏人心,日後使得馮娟站隊自己。

牛經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做法完全傷害了真正為她幹實事的人,趙靜初在超負荷工作很長時間發現。

做的越多,錯的越多,領導越不在乎。愚公移山,每天日複一日辛勞操作,起碼最後愚公獲得了美名,趙靜初的付出都是領導的美名。

甚至說加工資說了整整一年,最後連根毛也沒有見到,趙靜初大徹大悟。

以至於現在牛經理給趙靜初塞活,趙靜初都是能拖就拖,能不幹就不幹,幹多幹少都一樣,還何必當這個老實人。

職場最不缺牛馬,何必為了這種餅把自己健康搭上。

趙靜初不願意再接活,牛經理隻能申請再新增一個崗位。這個崗位現在就是劉智。

劉智是家裏條件一般,學曆很好,人又單純聽話,這就是典型的社畜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