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宅男的痛苦都是一樣一樣滴!(1 / 2)

我很焦慮,這本書寫到現在,還是木有什麼超級爽,超級HIGH的情況出現。我向你保證,這本書會漸入佳境,在宅男往事這一部分結束後,他會進入一個非常美妙和光怪陸離的世界。會讓每一個正常的男人感到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不要想歪,這本書不會有你想歪的描寫部分,但它確實會讓每一個男人興奮。

這本書一直到現在,都是對宅男的心路曆程的剖析和描述。這是必不可少的。這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走過的道路。

其實“宅男”和“剩女”,其核心的含義都一樣,都是缺乏兩性之間的感情。無法擁有自己想要的感情生活。這兩種稱謂,其實是近十年才出現的。對我們的長輩來說,大部分人在他們還非常年輕的時候,就已經由家裏人定一門親事。又或者,他們自己就已經決定要結婚了。社會風氣使然。

關於我們的長輩為什麼會那麼早結婚,又為什麼離婚率很低。其實都是因為當時的社會人口流動很低,經濟不發達。人們對零食的選擇都隻有大白兔奶糖或者瓜子花生而已。女孩子們用的化妝品,都隻有百雀羚,美加淨,大寶那麼寥寥幾種。更何況對異性的選擇?

就拿城市裏的年輕人來說,那時候能夠認識的異性,也不過是方圓不到5公裏範圍的人。按照概率來說,那時候的人們大概會固定認識1000個人。這1000人裏麵,首先就要去掉500個同性別的人;然後,剩下的500人裏麵,又要去掉250個老人和小孩子,還有已經結婚了的異性。還剩下的125個適齡的年輕異性裏麵,又還要去掉自己家族裏的年輕異性,還有自己不喜歡的;OK,還剩下62.5個合適的,和你沒有任何瓜葛的異性,又要去掉一半不喜歡你的……

諸位看看,我們的長輩的選擇麵,實際上非常非常的窄。他們那個時候,選自行車不是永久就是飛鴿。選女人呢?不是梅花就是小蓮。沒得選,所以他們必須趁年輕盡早結婚,不然根本沒有辦法結婚。

至於離婚率低呢?正因為人口流動率很低,大家的選擇都很少。離婚的成本就變得非常之高。一旦離婚,能夠再婚的幾率相當之低,冒險離婚之後,獲取的新婚姻的幸福概率也並不高。所以,無可選擇的情況下,我們的父輩都選擇了忍耐。

改革開放之後,外來人口像潮水一樣大量的湧入城市。原本簡單的街坊鄰裏,七大姑八大姨之類的關係,被迅速地稀釋掉了。特別是全國的四個大城市。尤其是深圳,這個城市幾乎完全是由移民組成的。整個城市有800萬外來人口,而原來在深圳的原住民,可能現在10萬都不到了。你想想看,全部都是外來的男男女女,而平均年齡幾乎在25、6歲左右。我們的選擇麵,實際上空前地提高了。我們每一個男人,每天都能在大街上遇到無數陌生的,從未謀麵的美女。我們每天都能遭遇好幾回心動——這在我們父輩來說,幾乎不可能,他們二十年都未必能遇見幾個生麵孔。

而選擇麵空前擴大,就造成了一個弱肉強食的局麵。也就是馬太效應,各位懂得什麼是馬太效應嗎?

馬太效應簡單地說就是,富者愈富,窮者愈窮。放在賺錢上來說,就是會賺錢的人,他在賺錢的道路上越賺越多,越來越積累本錢和經驗,於是就賺的更多。而窮人,由於打工越打越久,越來越依賴那份收入微薄的工作,越來越不相信自己也可以賺很多錢,越來越不敢嚐試,於是就越來越賺不到錢。

而放到情感領域,那就是,越是討女孩子喜歡,會吸引異性的男人,就越來積累經驗和自信,越來越能吸引到形形色色滴異性。而本來就追不到異性的家夥們,則被街上這麼多美女吊起了胃口,卻越來越沒有自信去接近她們。從而越來越追不到女朋友,一直孤單寂寞下去。我們去問問周末總是一個人過的宅男,天天泡在網上的宅男,天天打著魔獸的宅男,他們大多數心中喜歡的類型都是一些國色天香的女人。而對身邊想想辦法就可以追到的女人,卻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而拿些自己所謂的高標準來欺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