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李曉龍的哲學(1 / 2)

經過長時間的潛心鑽研,李自強終於將李曉龍遺留下來的有關《死亡遊戲》以及《靜笛》這兩部電影的所有資料都仔仔細細地翻閱完畢了。他逐頁逐行、一字一句地研讀著這些珍貴的文獻,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自強對這些資料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入。他仿佛穿越時空一般,置身於李曉龍的視角之中,開始逐步領略到這位傳奇人物眼中那獨特而又充滿魅力的電影世界。

在這個世界裏,每一部電影都是一次冒險,一場挑戰;每一個角色都是一段人生,一種情感的寄托。李曉龍以其卓越的才華和敏銳的洞察力,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融入到了電影藝術當中,創造出了一個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經典畫麵和情節。

通過對這些資料的深度剖析,李自強不僅看到了李曉龍對於電影製作的嚴謹態度和不懈追求,更感受到了他內心深處那份對於藝術的熱愛與執著。

漸漸地,那個原本隻存在於文字和影像記錄中的電影世界,在李自強的腦海中變得越發清晰起來……

在李曉龍深邃而銳利的眼眸之中,電影絕非僅僅隻是一種供大眾消遣娛樂的媒介形式那麼簡單,於他而言,這更像是一座能夠讓其盡情揮灑和展現內心深處獨特思想觀念的廣闊舞台。

然而,對於市麵上那些充斥著各種灑狗血情節、一味地追逐商業利益至上原則的所謂“打打殺殺”類型影片,李曉龍始終抱持著一種深深的鄙夷與不屑之情。

就拿張徹這位名噪一時的導演所拍攝出來的部分作品來說吧,它們往往過度依賴於對男性角色色相的賣弄以及將那血腥殘暴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盤腸大戰場麵當作核心賣點,以此來竭力博取廣大觀眾們的關注目光。

可如此這般的打鬥場景,落入李曉龍的眼中,卻隻不過是些粗製濫造得不能再粗糙、絲毫沒有任何藝術價值或內涵可言的東西罷了。

不僅如此,即便是如楚原那般擅長執導風格獨特、畫麵美輪美奐且充滿奇幻色彩的古龍式武俠片——其中不乏有眾多人物能夠自由自在地翱翔於天際之間等諸多超乎想象的精彩橋段,但即便如此,這些作品依舊無法贏得李曉龍哪怕一星半點的認可與讚賞。

相反,他依然會對這類影片報以毫不掩飾的輕蔑態度和無情批判。

在李曉龍的內心深處,一直存在著一幅關於理想打鬥場麵的清晰畫卷。這個場麵不僅僅是單純的暴力衝突和血腥廝殺,而是充滿智慧、策略以及情感深度的精彩對決。

對於李曉龍而言,合乎情理並且令人信服的打鬥場麵首先需要建立在對現實世界物理規則的尊重之上。

這意味著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攻擊都必須符合人體力學的基本原理,力量與技巧要達到一種精妙的平衡。

比如,當角色揮拳時,其肌肉的收縮和伸展、身體重心的轉移以及步伐的配合都應被精確地描繪出來,讓讀者能夠感受到那種真實的衝擊力和緊張氛圍。

這種打鬥場麵還需展現出剛柔並濟的特點。

就像大自然中的陰陽兩極,既要有剛強的力量展示,又要有柔順的靈活應變。

一方可能以雷霆萬鈞之勢發起猛攻,但另一方卻能以四兩撥千斤之巧化解危機。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整個過程猶如一場驚心動魄的舞蹈表演,將力量與美感完美結合。

此外,這樣的打鬥場麵更應該順應自然之道。

如同天地間萬物相生相克、和諧共處一般,戰鬥中的雙方也並非孤立存在,他們的行動受到周圍環境和局勢變化的影響。

也許一陣風吹過會改變暗器的飛行軌跡,或者腳下的地形起伏會給攻防帶來意想不到的變數。而高手們則能夠敏銳地捕捉到這些細微之處,並加以利用,從而創造出令人驚歎不已的戰局轉折。

在李曉龍看來,隻有包含上述種種元素的打鬥場麵才能真正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比之下,那些僅僅追求刺激感官、毫無內涵可言的低俗橋段簡直就是對藝術的褻瀆。因為前者所蘊含的不僅是肉體上的對抗,更是精神層麵的交鋒和哲學思想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