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振又談了一會軍營之事後,冷征派人來請王振前去議事,趙沐也告辭離開了。
來到冷征軍帳之中,見帳中已站滿了前來議事的將領,冷征高座居中主位之上,其下是各營的主將。冷征言道“現今局勢,諸位有何破敵良策啊”。現今羌人勢大他們也沒什麼好的辦法一時之間都沉默不語,見眾人都不說話冷征道“諸位,這次征羌乃國之大事,陛下與中尉大臣還在洛陽等我等捷報,你等有何想法可以說出來聽聽。”眾人聽了議論紛紛但仍是沒有人站出來,冷征臉上有些掛不住了,望向下方看到王振老神在在的站在那裏,便發問“王司馬可有什麼想法啊?”眾人聽後紛紛看向王振。
王振回到“在下有一點淺見,不足之處還請諸位斧正,羌人勢大,不可與之硬拚,往前七十餘裏有一處山穀名鷹峽穀,此穀為葫蘆狀,地勢狹長,最寬處不過二十米,最窄處不過五米,若我等能將羌人引至此穀,則可將前後兩處出口堵住,上方施以火箭射殺引燃下方樹木,便可火燒羌人,待火勢燃盡之時,我等便可趁勢掩殺羌人,定可一戰而破羌人。”“諸位,對於王司馬的建議有不同看法或者補充的嗎”冷征道,“我等並無異議”眾人齊聲答道
“那好,便依王司馬之計,我等前往鷹峽穀埋伏伏擊羌人。”冷征道。“大人,破敵之策有了,可眼下如何將羌人引入鷹峽穀呢”這時有將領提出問題。“諸位有何辦法將羌人引入鷹峽穀呢”“大人,我等可於鷹峽穀之前立營寨,與羌人對峙,待戰起我等便詐敗往穀中退去,引羌人來追,待我等退出山穀,便可堵住缺口,這樣以來羌人便無處可逃了。”這時一名將領提出詐敗之策引誘羌人來追,眾人紛紛表示讚同。
“此事萬萬不可,”王振說道“有何不可?”冷征道,“大人,羌人多騎兵,我等多步兵,機動性不如羌人,若行詐敗之法士卒不知,可導致真的兵敗,羌人騎兵掩殺而來,那鷹峽穀便成我等埋身之處了。”
“王司馬未免太危言聳聽了吧,羌人粗鄙,不知兵法,我等行詐敗之計他們又如何得知,十萬人行動起來何其緩慢,等他們追來的時候,我們已經跑出來了”這名將領道
“校尉大人,羌人雖粗鄙,不知兵法,然羌人多年征戰,與我大漢征伐百年,此等小計,豈能輕易的便騙過羌人,到時候,隻怕假敗變真敗到時悔之晚矣”王振道
“王司馬此言大謬,羌人人數眾多,行軍便拖遝,我軍人數雖少,卻能更快通過峽穀,且峽穀不利於騎兵通行說不定他們自己還要陷入混亂呢!”獻出詐敗之策的將領道。
兩人在營帳之內爭吵起來,冷征道“那王司馬以為如何引誘羌人入穀呢。”“回大人,羌人多騎兵,善騎射,我們可令我等騎兵與之交戰,我等騎兵訓練日少不比羌人,羌人連勝以驕羌人之心,待合適時機可使騎兵退往峽穀,羌人必不舍定會來追,我等可遠遠吊著羌人,與其保持一定距離,待所有羌人入穀之後便可行火計。”王振道
“說來說去,還不是要行詐敗之計,王司馬不會是因為是騎兵統領,想為你們騎兵爭功而來的吧”這時那名出言獻計的丁姓將領嘲諷道
“大人,我絕無爭功之心,卻是因我等比不上羌騎,可驕齊心,且騎兵速度快,能更快的通過峽穀,我等一旦通過也能更快的堵住出口,豈不比步卒詐敗更好。”
這時冷征沉吟道“你等以為如何,是按王司馬之計還是丁司馬之計啊。”眾人議論紛紛,多數人讚同丁司馬的詐敗計劃,並不是說王振的計劃不好,隻是王振作為外來者卻分走了他們的利益,眼紅王振的騎兵統領職位,自然不想王振的騎兵立功,加上大家多位涼州將領王振作為一個洛陽來的外來者,打完這一仗就要調回洛陽,他們還要在涼州所以自然支持丁姓將領的人多。
冷征見眾人大多支持丁司馬的計策,便道“那依丁司馬的誘敵之策,若破敵你二人皆為有功。”這時冷征出言定下了最後的論調,王振見此也不再多言,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回到了自己的營帳。
又叫來了趙沐說了剛剛在營帳議論的事情,道“校尉大人依此計,我怕羌人會將計就計衝擊我們步卒,而羌人比我們更是熟悉這一塊的地形,我怕這一仗恐怕世紀凶多吉少,我交待你幾件事情你務必做好。”王振道
“大人請吩咐,屬下必萬死不辭”趙沐道
“其一率部先上山頂如發現敵人,必須全部肅清,將山頂樹木全部砍伐掉,另外峽穀內的樹木及引火之物全部處理幹淨,其二大戰起時在兩翼射殺羌騎,遲緩敵騎的進攻,全力狙擊敵騎的追擊,其三須頂住敵騎待我軍半數步卒過穀方可退往峽穀出口,”。
“屬下這就前往鷹峽穀,勘察敵情,完成大人所托之事”趙沐道
“希望我的安排有用吧”王振看著趙沐遠去的背影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