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何進召河東太守董卓,並州刺史丁原都接到了何進的征召,讓他們領軍入京。誅殺閹宦。
董卓手下的第一智囊李儒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第一時間找到董卓道“如今大將軍召外兵入京,乃是我等掌控朝政絕佳機會,事不宜遲,某認為當盡快出兵洛陽。”
此時的董卓也認為這是個機會,隨即便召集兩萬士兵,由自己帶李儒親率三千飛熊軍先行趕往洛陽,剩下的士兵則由李傕郭汜率領隨後至。
而並州刺史丁原則帶領呂布張遼高順等人共計一萬人前往洛陽,由於河東更靠近洛陽且董卓是三千騎兵先行,因此勢必比丁原更早到洛陽。
涼州的韓遂與馬騰在收到張讓的來信後,是立馬點齊兩萬兵馬望洛陽而來,而原本想將韓遂馬騰滅掉的趙沐收到了曹操的信件。
曹操的信件很短,大致講了一下洛陽的事情,然後讓趙沐率鎮西軍入洛陽,以防有亂臣賊子禍亂朝政。
接到曹操信件的趙沐對何進真是無語了,竟能想出如此昏招,更可惜的是還敢單人入宮,難怪會被張讓趙忠等人壓了這麼多年。
想到即將入京的董卓,趙沐決定帶趙雲閻行二人領五千騎兵星夜馳援洛陽,龐德與趙鐵則率領剩餘人馬步行趕往洛陽。
而此時的百官終於在邙山找到了失蹤三日的少帝與皇子劉協,就在百官簇擁著少帝回宮時,突然一陣馬蹄聲傳來,但見塵土飛揚,一支騎兵出現在了百官四周。
袁紹踏前而問“來者何人?”
“臣河東太守董卓見駕。” 董卓道。
九歲的劉協問道“你便是董卓?”
“臣是董卓。”
“黃巾亂時,你討伐失利,損兵折將你可知罪。”劉辯道,此時的劉辯沒有看清形勢,居然揭董卓的傷疤,讓董卓好生尷尬,但眾目睽睽盯著董卓也隻能回道“臣知罪。”
而九歲的劉協明白眼前的局勢,好言寬慰董卓道“今帝新立,你救駕及時,實為大功一件,今後須將功補過,不負聖恩。”
“臣定當盡心竭力保大漢朝廷。”董卓道。
“護駕還宮。”劉協道。
隨即董卓護著百官及劉辯劉協回宮,而就是這次對話,讓董卓覺得少帝木訥,且還揭他的短,反倒是皇子協聰明機警,幾句話不但化解了他的尷尬,反而讓他成為大漢的功臣,這也讓他心裏種下了一顆種子。
而此時的朝堂之中,何進已死,現在掌權的乃是太傅袁隗,而董卓也是袁氏的門生故吏,所以這也是袁紹選擇董卓的原因,就這樣經過袁隗的操作,加上董卓的救駕之功,剛剛入京的董卓被拜為司空,何進的禁軍紛紛倒入董卓的陣營,成了洛陽城最大的軍事勢力。
而等到匆匆趕到洛陽的丁原,馬騰韓遂,趙沐,董卓已經在洛陽站穩了腳跟,且已經將何進的大部舊部吸收了,隻剩袁紹曹操的西園軍和皇甫嵩手裏的北軍沒有被掌握,但由於袁隗支持董卓,曹操皇甫嵩盧植拿他沒有辦法。
而此時權欲熏心的董卓準備行廢立之事,準備立陳留王皇子協為帝,然而就在這時,城外的丁原先向董卓發動了攻擊,董卓決定先穩定外部再行廢立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