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大年初一,趙沐在大司馬府召見了荀攸與賈詡,談論長安今後的戰略走向及如何戡平其他諸侯的問題。
“如今長安已定,沐不才,欲匡扶天下,不知二位先生有何可教我。”趙沐問道。
“關中,沃土千裏,秦因此而成帝業也,明公欲匡扶天下,當恢複關中人口也,使之成為我軍糧倉及兵源之地也。”荀攸道。
“如今司隸之地僅剩河東河內河南三郡不在主公手裏,因此第一步收回三郡,將三郡人口遷至京兆一帶,補充長安周圍人口。”荀攸接著道。
“那接下來呢?”趙沐問道。
“益州天府之國也,高祖龍興之地也,若主公取之,則我軍擁關中益州兩處糧倉也,無糧草之虞。”荀攸道。
趙沐讚賞的看了一眼荀攸,示意荀攸接著說。
“涼州臨並州,並州目前乃無主之地也,然並州身處邊疆,民風彪悍,若主公得之,則又添兵源之地也,以關中益州養涼並之兵也,,待天下有變,主公率涼並之兵出函穀,天下何人可擋之,則大事可成矣。”荀攸道。
荀攸的一番話,讓趙沐接下來的戰略變得非常清晰,先將司隸之地全取,而後南取益州,西取並州,以關中益州之糧養涼州並州之兵,而後用涼州並州兵馬取天下。
大戰略定下,接下來就是一些細節的商討。
趙沐問道“司隸三郡之地好取,可益州道路崎嶇難行,如何攻取。”
“主公若想取益州,必先取漢中也。漢中太守張魯主公若能爭取過來,則取益州易如反掌也。”賈詡接著道。
“張魯在漢中創立天師道,主公若以此為切入點,想來爭取張魯不難。”荀攸道。
此時的益州牧還是劉焉,劉焉還是頗有能力的,短短時間就壓住了益州世家,因此趙沐短時間沒有攻取益州的想法,而是先取漢中,劉焉也就這兩年的活頭了,趙沐隻要握有漢中,待劉焉死後,益州出現動亂,則是取益州最好的時機。
至於並州的攻取,趙沐想到了一個很好的人選,該選個時候去看看他了。
結束了與荀攸賈詡的談話後,趙沐來到了長安的牢中,看望在長安亂戰中被趙雲俘獲的張遼。
沒錯,趙沐心中最適合攻去並州的就是張遼,張遼本身就是並州人士,在並州有著巨大的聲望,若由張遼攻去並州,必將事半功倍。
張遼在牢裏的日子還算舒心,住的是單間,吃的是大魚大肉,獄卒也沒有難為他,平素裏張遼就是看看兵書,除了不能隨便出去,與平日裏無異。
趙沐來的時候,張遼正在看兵書,待發現是趙沐後,沒有什麼表示,仍然一動不動的看著兵書。
趙沐走到他對麵,坐了下來道“文遠,難道就想在此地終老?”
張遼看了一眼趙沐沒有說話,趙沐接著又道“我素知文遠之誌,呂奉先實非明主,文遠何須為他愚忠,來我手下吧,我將讓文遠一展胸中抱負,與我攜手匡天下之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