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各方心思(1 / 2)

趙沐的攻破綿竹,不日將兵臨成都,將劉璋寄希望在將趙沐擋在漢中的策略徹底的失敗,反而是自己老巢即將收到攻擊,劉璋急召眾人入州牧府議事,希望手下的謀臣武將們能夠給到好的計策,讓成都轉危為安。

州牧府內,劉璋正一臉嚴肅的坐在主位上,然後則依次是益州的各級官員,見人已經來的差不多了,劉璋道“諸君,本州剛剛得知,趙沐自陰平穿越陰平古道,已攻破江油,綿竹,不日將兵臨城下,不知何人有退敵良策。”

劉璋的一席話,讓手下議論紛紛,得知趙沐已攻到成都,眾人心思各異。

李恢站出來道“主公,當務之急是固守成都,而後召趙韙中郎將回防成都。”

王累則道“主公,可以先將梓潼郡嚴顏調過來,而後以待趙中郎回軍。”益州本土派係的謀士紛紛給劉璋出謀劃策,積極幫助尋找破解之策,畢竟他們都是益州人士,若益州被趙沐奪去,他們還有沒有如今的地位就很難說了,因此他們誓要誓死抵抗趙沐。

而東州派的法正、李嚴、董和等人,則閉口不言,畢竟他們不是益州本土人士,誰來執掌益州。對他們來說都差不多,說不定在大司馬麾下還能得到更大的發展,因此與益州本土派係形成了天然的差別。

劉璋環視一圈,發現東州派係的謀士都沒有發言的意思,便對董和道“幼宰有何良策?”

董和見劉璋點名自己,站出來道“主公恕罪,某未有良策以教主公。”

劉璋接著點到“孝直呢?”

“我讚同王大人所說,先將梓潼守軍調回,防守成都。”法正說道。

經過商議,劉璋同意了王累的辦法,先將梓潼的守軍調回,而後又召集城中將士對其勉勵一番,讓他們好好防守,隻要能撐住趙沐的攻城,他們就是大功一件。

而結束的商議的李嚴邀請法正和吳懿到了府上,商議怎麼協助趙沐拿下成都的事宜。

吳懿道“大司馬不日將至成都,如何配合大司馬拿下成都,二位有何計策。”

“如今城內已經戒嚴,好多雙眼睛盯著我們,一不小心,便是萬劫不複。”李嚴道。

“關鍵是,守將並無我們熟悉之人,想配合大司馬,難啊!”法正道。

吳懿忽然眼前一亮道“益州別駕張鬆對劉璋頗為不滿,時常歎息,認為在劉璋處不足以發揮自己的才能,若能得到他的幫助,則拿下成都的勝算又多了幾分。”

法正道“某與張鬆尚有幾分交情,現在某去試探一下他的想法。”

事不宜遲,法正立馬來到張鬆的府上,拜會張鬆。

將法正迎入客廳,奉上茶後,張鬆道“孝直,怎麼有閑情逸致突然到我這裏了?”

“哈哈,趙沐之事想必子喬兄已經知道了,不知道子喬對於這件事如何看?”法正試探道。

“趙沐之謀,出乎我的意料,沒想到他以大司馬之尊,竟敢強行橫穿陰平古道,劉州牧敗在他的手裏,輸的不冤啊。”張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