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 章 想占便宜的西班牙(2 / 2)

但是很快,英國的崛起給了西班牙王國當頭一棒。戰場上的失利帶來了經濟上的直接損失,英國則是利用這個機會變得更加強大並且具有競爭性。

戰爭催生了民族國家,國家又發動了戰爭。戰爭從某種意義上是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的工具,卻也從側麵激發著整個民族的國家意識。

當民眾飽含熱情的誓為國家而戰時,民族的概念就已經凸顯。

在英西戰爭中,隨著英格蘭民眾反對西班牙殖民霸權和海洋霸權鬥爭的不斷高漲,英格蘭民族感情和民族國家的意識也得到進一步發展。

在英西戰爭中,英格蘭人民為了捍衛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而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對抗西班牙,民族國家利益日益突顯。伊麗莎白女王在戰爭中發表的激勵英軍的演說可以充分的展現這一點。

“……你們從我一貫的行動中可以看出,我根據上帝的旨意,把自己的力量和安全寄托於人民的赤誠之中。所以,我來到你們中間,決心在硝煙彌漫的戰火中與你們同生死、共患難;為了上帝,為了我的祖先,我不惜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同時戰爭也是驅散了三十年來西班牙的強大力量給英格蘭投下的陰影,大大提升了英吉利民族的自信心。

英格蘭通過1588年的海戰打敗西班牙引以為傲的無敵艦隊,隨後又在1589年、1594年、1596年以及1597年四次對西班牙發動遠征。

對英格蘭人來說,戰勝西班牙使他們民族意識中的民族優越感和民族自信心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這在伊麗莎白執政後期表現得十分明顯,此時整個英吉利民族得心態正在發生悄悄的變化,民族意識日益膨脹。

特別是英格蘭在1588年的海戰中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後,“它使全世世界認識到這個巨怪的腳是黏土做成的,西班牙權力大廈是建造在沙土上麵的。這個帝國的安全和海市蜃樓一樣不可靠。”

所以說,如今的西班牙是一個開始走下坡路的西班牙。如果沒有燕震的出現,滿清政權也不會向西班牙求助,西班牙不和滿清合作,也就沒有人提議向日本招募武士以補充兵力。

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巧合,燕震這隻小小的蝴蝶,僅僅是為了生存扇動了一下翅膀。整個世界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的大明,生機勃勃。

從文化到軍隊,再到各種科技的爆發,已經不能用井噴來形容了。

雖然這裏麵有燕震在初期的指點,但是燕震畢竟也不是專業的理工男。不過他知道曆史發展的大勢,也知道在人類的進程中,是哪些革命性的發明創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軍隊的作戰方式。

所以燕震隻是在關鍵時刻說了一些看似無心的話,但是這些話在科技樹的麵前,就能頂得上千百次失敗的實驗。

而科技的發展,往往就是關鍵時候的一層窗戶紙,隻要捅破了,其他的事兒,自然有專業的人給你去做好。

而這一次,麵對著這樣一個意氣風發的大明,西班牙想要靠著這片土地來扭轉在歐洲的頹勢,恐怕後麵要有好戲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