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 章 範文程(1 / 2)

“賀…賀…賀將軍…可不可以幫個忙,讓罪臣最後見一次皇上?”範文程雖然已經嚇得渾身發抖,小便失禁,但滿滿的求生欲仍然驅使著他做著最後的努力。

賀人龍厭惡的看了一眼這個大明朝堂上下人盡皆知的大漢奸,撇了撇嘴說道:“皇上可不見你,皇上隻跟額說,別讓你死的太痛快。”

範文程聞言身體更加如篩糠般的抖動了起來,嘴裏不停的求饒。

崇禎這個人,雖然身上也有很多毛病,比如愛麵子,沒擔當,出了事情喜歡讓大臣背鍋,等等…

但是有一點,他最恨的就是漢奸,就是那些明明是漢人,卻調過頭來打自己人的漢軍旗和清廷裏麵的漢臣。

而要說起這些漢奸,除了三順王之外,就不得不提到眼前的這位範文程範大人。

要說這範文程,他確實是北宋名臣範仲淹之後。範文程是北宋名臣範仲淹的第十七世孫。至明初,六世祖範嶽曾為湖廣雲夢縣縣丞,後獲罪貶謫至遼東充軍戍邊,自此全家已從江西樂平遷至遼東,入了沈陽籍;曾祖範鏓高中明正德年間的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因忤逆嚴嵩而去職;祖父範沈,曾任明朝沈陽衛指揮同知。蒙先祖之餘蔭,範文程聰穎敏慧,自幼好讀書,稍長有文采,性沉毅且有大謀略,於萬曆四十三年在沈陽縣學考取了秀才。當時的遼東地區籠罩在戰爭陰影之中,天命元年,努爾哈赤與明朝公開決裂,建立“大金”政權,接著在天命三年打響了征明的第一槍,率部攻克撫順城。範文程與兄長範文寀一起求見努爾哈赤,一番麵談,加之得知為名臣之後,努爾哈赤留用了範文程兄弟倆,編入滿洲鑲紅旗。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逝世,為極力扭轉因屠戮漢人而引發社會嚴重動蕩的局麵,繼位的皇太極化敵對為友,著力爭取漢族地主知識分子和明朝降官降將的支持,壯大己方力量。天聰三年,範文程從皇太極組織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進入剛成立的文館,成為了皇太極身邊的參謀。此前接連進攻寧遠、錦州受挫的皇太極,在範文程的建議下,同年繞道蒙古地區,千裏奔襲明朝薊鎮防區的薄弱地區。範文程不僅參與整個作戰的謀劃,對進軍路線、方法等方麵提出了一些建議,而且也親自參與了作戰,其先是招撫了潘家口、馬欄峪、山屯營等五城的官兵,接著親率槍炮手,擊退了圍攻大安口城的明軍,緊接著又奉命隨同參將英俄爾岱等留守遵化,策應大部隊的進攻;麵對明軍的瘋狂反撲,範文程靠著機智英勇,所部得以全身而退,回師後,被授予了遊擊的世職。

此役後金還巧施反間計,使得明崇禎皇帝自毀長城,碟殺了大將袁崇煥。

正是皇太極執政時期較為寬鬆的政治環境,為受到信任的範文程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施展空間。範文程一改後金在戰爭中,大多采取殺伐屠戮的方式,轉而頻繁使用“攻心”戰術。天聰五年,後金圍困明朝大淩河時,城內的五百餘名蒙古降兵暗中叛逃,獲悉後皇太極大怒,打算下令追捕後全部處死,範文程則勸說由其前往遊說,結果降兵悉數歸降;彼時西山的明軍據險而守,雙方僵持不下之時,範文程請命單騎前往勸降,分析利弊,使得明軍開門迎降。皇太極大喜過望,將歸降之人都賜給範文程。天聰七年,遭到明軍追擊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盡管遣使表明了渡海來投之意,但心裏並沒有底。為此,範文程奉命與親王、貝勒一同前往,向三人宣示皇太極恩信,真誠以見,徹底打消了三人的疑慮,歸降的三人被破例分別封為恭順王、懷順王、智順王,史稱“三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