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被挾持的大明百姓起初都是一愣,但隨即就有機靈的提醒身邊人道:“趴下!快趴下!軍爺們要放銃打倭寇了!”
人多百姓這才如夢方醒,呼啦啦趴下了一片。
砰砰砰砰砰砰砰…
爆豆般的槍聲響起,明軍在護城河內側離河對麵的倭寇有一百多米,這個距離正是魯密銃的有效殺傷範圍之內。
本來有的倭寇看見明軍出城,正在指指點點的嘲笑著。因為之前和明軍各地衛所軍的交鋒過於順利,他們從心底看不起明軍。認為這些明軍出城就是裝裝樣子,就算是有個把愣頭青,也無非是送人頭而已,形不成氣候。
但隨著槍聲響起,看到成片倒下的同伴屍體就在眼前的時候,這些倭寇立刻大喊大叫的開始了對手中鐵炮(日本對於火槍的稱呼)的裝填。倉促中,並不整齊的槍聲從日軍陣營中傳出來,明軍也出現了一定的傷亡。
“滾筒式射擊前進!”史劍龍又下令道。
隻見明軍士兵們三百人一排,共分為三排。前排開槍後就地裝填彈藥,後排從前排士兵的間隙中穿過去,再進行射擊。依此類推,明軍槍聲不斷,前進不止。
這裏不得不提一下史劍龍,特別是史可法的侄子,同時還是陸軍大學堂的畢業生。畢業後就和幾個同窗一起,被分配到了南京兵部實習,現在實習期還沒有結束。
史可法的 3000 標營,正是這些軍事大學堂的畢業生,按照最新的陸軍操典訓練出來的。雖然裝備不及邊軍和修羅營這樣的帝國精銳,但是戰力特別是戰鬥意誌,相比衛所軍那是強出了不少。
碰巧這時趕上了日軍登陸江浙沿海,作為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這些軍事大學堂畢業生無不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要隨史大人一起上戰場,施展平生所學,與倭寇決一死戰。於是就有了現在史劍龍與叔父請兵一千,出城接應城外百姓的一幕。
日軍在最初的慌亂之後,也逐漸看清了戰場上的形勢。畢竟自己這邊占有人數上的優勢,在他們的指揮官龜田小笠滿的指揮下,也組織起陣列線和明軍對射起來。
雙方不停的有士兵倒下,但明軍士兵的裝填速度,明顯更快。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平時訓練的重要性,更為快速的裝填,極大的彌補了明軍人數上的劣勢。幾個回合之後,明軍幾乎是距離日軍僅僅五十米不到的距離。之前被日軍押解著的那些大明百姓,這會兒都已經被明軍士兵越過,卻仍然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史劍龍回過頭衝著早就嚇沒了魂的百姓們喊道:“還愣著幹什麼?趕緊往城裏跑!”
“跑…”
如夢方醒的老百姓呼啦一聲,紛紛起身向著揚州城狂奔而去。其實他們對於守住揚州城也沒有多大的信心,畢竟前麵那麼多軍隊都敗了,這這些倭寇太凶惡了,簡直就是從地獄走出來的魔鬼。但求生的本能還是讓他們選擇逃進揚州城,畢竟多活一會是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