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幕府將軍宴(1 / 2)

一瞬間,柳生十兵衛在多爾袞眼中呈現出來數道殘影,如果此時換做普通人,麵對這樣的攻擊,必然心生畏懼。

但多爾袞畢竟是見過大陣仗,而且還是從遼東那種死人堆裏麵爬出來的。

雖然由於大明出了個妖孽般的修羅王,硬生生的將大清國的國運給打斷了,還落得個滅國的下場,但是這並不是說多爾袞和八旗子弟的武功不行。相反,若論戈壁野戰和馬上功夫,八旗軍仍然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騎兵。

而日本的劍道,最初起源於我國古代,之後流傳到了日本,並且經過日本古代傳承至今。

劍道的有效打擊部位為麵部(包括正麵、左右麵)及喉部、腹部、手部以上均為身體的要害部位。

事實上劍技隻是一種手段,雙方出手前的對峙;則是心對心的交戰,因此,劍道可從外在的技術和內在的心理兩方麵來看。就技術方麵,動作利落姿勢優美,氣勢及精神飽滿,顯現強而有活力的表現。就心理方麵而言,觀看其臨場情緒表現是冷靜或浮躁,交戰中是否能有敏銳正確的判斷力,如何采取合適的因應對策,如“先發製人”、“以逸待勞”或“反擊致勝”的戰術運用等,便可看出習劍者的智慧與修練。

另外,在日本文化中,劍道是注重禮的運動,對師長之禮,對對手之禮,對長輩之禮……,禮是劍道文化的中心。

日本劍道中的禮,同樣師承於中國。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禮是立人之本,沒有“禮”則在社會上無法立足,也不能適應社會環境。又說:“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人若隻在學習上下功夫,而不在禮儀方麵加強自身修養,同樣不能達到完美的人生境界。

而自幼研習劍道的柳生十兵衛,對於“禮”則是看的更為重要。在他的認知裏,一名合格的劍客,不僅要在武功上精進,人品上更是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瑕疵。“禮”不僅是自立的基礎,在通往理想人格的道路上,“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克己”而回歸到“禮”所規定的範圍中去,“立於禮、約於禮、歸於禮”。

這些都是個人道德修養時所應該首先做到的,隻有在這些“禮”的方麵取得了獨立,才能在更高層次上體現“仁”的境界,個體人格的塑造與升華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這次來拜訪多爾袞之前,德川家光隻是告訴他,要他和多爾袞進行一場比武,而賭注則是 200 桌酒席。還特別囑咐柳生十兵衛,在探得了多爾袞武功的虛實後,一定要輸掉這次比武。

這個要求在柳生十兵衛這種,將榮譽看的比生命更重要的劍客來講,簡直是不能接受。但是德川家光畢竟是自己的家主,而家主的話,武士要不折不扣的去執行。所以柳生十兵衛盡管不滿,還是接下了這個任務,並保證一定不會讓將軍大人失望。

而多爾袞的表現,也確實沒有讓柳生十兵衛失望。麵對著數道殘影如風般襲來,多爾袞隻是淡淡的一笑,然後戰刀平舉,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