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書省的告示發出,工部和都水監迎來了事業的巔峰時刻,最近宴請就沒斷過。
官場做事風格向來都是禮搭橋酒鋪路,畢竟都想包點錢多事少的工程不是。
好工程就那麼幾個,僧多粥少不就卷起來了嗎?
當然,工部和都水監不止是吃拿卡要,人家工作方麵也是專業的,告示貼出當天就組建了數支勘探隊,分赴各地勘測河道數據,準備將工程做的盡善盡美。
這畢竟是大唐第一次搞承包,幹砸了可就沒以後了,為了今後的飯碗,首戰說什麼也得來個開門紅。
不過這一切跟程處默沒關係了,他又回歸到了為嶽父大人站崗的打工生活。
“處默進來。”
正跟尉遲寶林閑侃的程處默聽到召喚立刻進殿,行禮拜道:“陛下有何吩咐?”
李二放下奏折問道:“中書省的告示貼出之後效果如何?”
此事也算是他一手促成的,而且對大唐今後的發展方向有重要影響,因此李二陛下格外關心。
程處默笑道:“別的不說,難民基本沒有了,現在城中到處都是招工的,隻要不懶都能找著活幹,當然,那些又懶又饞,爛泥扶不上牆的就另當別論了。”
扶貧扶貧,也得貧者願意被扶才行,遇上那種連扶貧豬仔都宰了吃肉的早死早消停。
李二蹙眉道:“這是好事,但承包商招工也隻招青壯吧,那些老弱婦孺怎麼辦?”
承包商招工是為了幹活不是為了做慈善,肯定不願意要走路都費勁的老人或者隻知闖禍的小孩。
這些弱勢群體承包商不管他李二得管啊,誰讓他是大唐皇帝呢。
程處默歪著腦袋說道:“女人和小孩臣倒是有辦法解決,老人就無能為力了,隻能由朝廷集中救濟,先度過這個難關,等他們的兒女賺到錢歸來再接他們回去。”
目前的局勢跟後世農村打工不同,後世的民工再怎麼說也有個家,兒女遠出打工,老人在家別的不說最起碼不愁吃喝。
大唐卻不同,很多人都是逃難來的,平時都住橋洞睡大街,以前還有兒女幫忙照顧,現在兒女出去做工,老人就變成流浪漢了。
李二不悅的說道:“什麼意思,你還想效仿曹賊建造銅雀台不成?”
什麼跟什麼啊這是。
程處默頓時叫起撞天屈,哀嚎道:“陛下你怎麼能這麼看我,你就算不相信臣的人品也得相信臣的眼光吧,女難民餓的皮包骨的有啥啊。”
李二反問道:“那你招女人幹嘛?”
“賺錢唄。”程處默解釋道:“臣前段時間不是買了幾套府邸嘛,這些府邸閑著也是閑著,臣便準備開幾個紡織廠,將生活無著的女人招到一起集中紡織,解決她們溫飽的同時順帶小賺一筆。”
“至於小孩,十歲以上的給他們找點活幹自食其力,十歲以下的辦幾個小學讓他們讀書去,學不學無所謂,別鬧事就成。”
大唐可沒有禁用童工一說,隻要給他們口飯吃就算仁義了。
李二臉色這才好看了些,說道:“我就知道你小子有辦法,放手去幹吧,那老人咋辦?”
“這個……”程處默也沉默了。
說句不中聽的,老人隻是負擔,朝廷不出麵沒人願意接管,他程處默也不願意。
總不能按鬼子專家說的那樣,讓他們集體剖腹自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