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殤陽軍自北城門入城,圍城中主街道遊行一周,巳末之時,才到宮城正門——承安門。此刻安佑年已在城樓上等候多時。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殤陽軍與霍家父子三人,看到城樓之上的皇帝,立刻下馬,跪地行禮。
安子殤也從馬車裏出來。皇帝見他身型比離京之時瘦了一大圈,眼中蒙上了一層薄霧。
安子殤闊步走到最前,此時也無需再偽裝,摘掉麵具,俯身說道;“兒臣不負父皇所托,大勝玄人,今凱旋歸京複命。”
“好!史寧,宣旨。”安佑年早就擬好了聖旨,對身旁的史公公說道。
“是。”史寧恭敬的說道,隨後展開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大勝玄人,太子功不可沒,賜城中府庭十戶,糧田千畝,黃金萬兩,雙龍、螭虎劍各一柄。霍家父子領兵有功,賜糧田百畝,黃金千兩,雲芝、睚眥、狻猊劍各一柄。殤陽軍與霍家軍英勇無畏,每人賜白銀百兩。欽此!”
“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聖旨宣完,眾人謝恩。
此時,皇帝的另一道聖旨也送到了皇後的酈琇宮中:“皇後仁德,教太子有方,賜綢緞百匹,南海蛟珠五十枚,滿綠翡翠玉屏一麵,白玉花口瓶一對。”說完,太監命人將賞賜抬了上來。
尉遲瑾隻是看了一眼,揮手讓人又抬了下去。她早已習慣,隻要每次安子殤得功,皇帝就會送份賞賜過來,但他母子二人,也是論不清,到底是母憑子貴還是子憑母貴了。
殤陽軍謝過賞後,便回到了軍營。
安子殤與霍旭父子三人同皇帝一起來到大和殿,接風宮宴也就此開始。
“恭賀太子殿下得勝歸來。”說話之人是二皇子,安子藍。
他的兄弟姐妹從不喚他哥哥,因為規矩就是這樣,太子為君,皇子為臣。
這些年,安子藍憑借母家在朝堂之上籠絡了不少大臣,這些“忠臣”為了能讓二人有分庭抗衡的能力,沒少進言。
說安子殤暴戾之氣過盛、不如二皇子穩重,說他急功近利、趕超天子之威,說他手握重兵、危及皇權……可奈何皇帝寵愛他,而他又為國為民不辭辛勞,四處征戰的同時,並將太子之內的政事處理的井井有條,深受百姓愛戴。
所以這些“忠臣”在等,等這德高望重的太子出差錯,哪怕一點點的差錯,他們的嘴、他們的筆就可以將他口誅筆伐到無地自容。
安子殤並無多言,將敬來的酒一飲而盡。他的心早就已經不在宴席之上,隻想敷衍了事,盡快與這些人走完這虛偽的流程。
“太子殿下,此次大勝歸來,的確是大快人心。隻是……”
安子藍的敬酒就好像”摔杯為號“一般,剛坐下,二皇子黨的戶部尚書吳亮便說道。
“隻是什麼?”安佑年有些不悅的道。
他不是不知道朝中百官,有的門外觀望,有的相互為營,支持安子藍的人不在少數。他最煩的就是這些支持安子藍的臣子,他們總在雞蛋裏挑骨頭,明明是歪門卻說的有理有據。有心將他們鏟除,好給太子鋪路,但無奈鏟除一個,又來一大幫,所以在暗地打壓他們的同時,也期盼著安子殤能早日結下羽翼,不至於自己為他又勞心又勞力。
可安子殤卻不為所動。他可以做到小心處事、謹慎為人、收斂性格、不露喜惡。但從小在這樣的勾心鬥角中長大,使他性格冷漠內斂,不願與朝中大臣過於親近,也無法相信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