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那些曾經如星辰般耀眼的神童,後來怎麼樣了?(2 / 2)

12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的幹政

幹政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神童之一,他12歲的時候進入中國科技大學,1981年的時候他憑借著優異的成績成功的進入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就讀。但因與導師不和,於是不得不回國。回國之後科技大學物理係老師讓他回科技大學繼續讀博士,可幹政斷然拒絕,他決心自己找一份工作,但是一年的時間下來他毫無收獲。也許是壓力太大,幹政在此期間還患上了精神病,找不到工作的幹政變得越來越逃避現實,幹脆直接回家與母親相依為命,整天將自己關在啊家中不出門半步。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之下直接患上了精神病,至今都需要母親照顧。

“第一神童”寧鉑

曾被譽為“第一神童”的寧鉑,從小便智力超群,擁有詩詞、圍棋等多項專長。在他十三歲的時候就被破格允許進入大學就讀。當時大家都以為這樣一位天才神童在長大以後定會有一番大成就,可是現實就是寧鉑在2003年時出家為僧,消息傳出,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究竟是什麼使得這樣一個擁有大好前程的天才 神童甘願成為一名僧人呢?其實這是多方麵原因促成的結果。第一個原因是神童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在大家的眼中神童就必須門門功課都是第一,他們隻有成功不許失敗,一旦失敗了大家就會覺得你已經擔當不起“神童”這個稱號了。所以寧鉑在神童光環的影響之下壓力越來越大。

第二個原因是寧鉑被強製安排讀他不喜歡的理論物理,使得他的興趣和自信磨損。第三個原因是“神童教育”的缺陷,提前進 入大學就讀違背了教育。第四個原因是家長以及學校對寧鉑的教育中過分重視智商而忽視了情商的發展,就使得寧鉑的虛榮和 自卑性格生成。

一代詩人海子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海子1歲能說複雜的長句,4歲參加了“毛主席語錄背誦大賽”獲得第三名,上學幾乎是跳級,10歲考上高中,15歲高考成安徽文科狀元,考上北京大學,成為縣裏最有名的神童。但在1989年3月26日,25歲的海子跑到山海關臥軌自殺,臨終前,他寫下了一封遺書,隻有9 個字: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他寫的“麵朝大海,春暖花開”成為絕唱。

最近看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故事,了解到陶鑄的胞兄,在少年時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名傳當地數十裏。但和陶鑄不同的是,他一生非常失敗,淪為叛徒,一生慘淡。為什麼這些曾經讓人羨慕的天才和神童的後來讓人喟歎?但是喟歎之餘我們又該反思些些什麼呢?

其實,做一個幸福的平常人,也是挺好的。這給我們那些千方百計想讓孩子成為神童,成為名人的家長是不是有所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