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或許正應了那句天妒英才的話。元狩六年,一代少年英雄霍去病因病去世,未滿24歲。武帝很悲傷,調遣邊境五郡的鐵甲軍,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象祁連山的樣子,把勇武與擴地兩個原則加以合並,追諡為景桓侯。
我們再看看第二個模範好少年。
這個人他十五歲當縣長,十八歲管理整個江東。在亂世中獨霸一方,你問他的對手?
一個是曹操,曹孟德,人稱亂世奸雄。但他對這個人給了句非常高的評語。怎麼說的?老曹說,生孩子就要生這樣的小子!(原話當子當如孫仲謀)。大家知道他是誰了吧?對,孫權孫仲謀。他的另一個敵人也是他妹夫,人稱劉大耳朵。貌似真誠,其實狡猾狡猾的。
但孫權兩把火就把這兩個敵人燒的滿地找牙,厲害吧?
建安五年,孫權尚幼,其父遇刺身亡。孫權主動請纓,要回父親遺體,一時傳為佳話。孫策逝後,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與劉備建立孫劉聯盟,並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其領土麵積大大增加。黃武元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同年,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後遷都建業。孫權稱帝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設置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
第三個少年是個頑劣少年。他叫李世民。隋末,他的父親在他的攛掇下,起兵反隋。在起事過程中,他那軟蛋老爹幾次想放棄算了,這李世民強烈反對,並一馬當先衝鋒陷陣,成就一番大事。成事後,被封為秦王。起事之初,正好十八歲。
牛吧?雖然後來與他老爹鬧矛盾,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把弟弟和哥哥一並殺了,那畢竟是他李家的事,我們管不著。
但李世民到底還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在位期間,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穀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在中國曆史長河中,十八歲之前就成名的牛人不可勝數。所以,無論在哪個年代,十八歲的天空總是這樣的遼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