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為自己辯白,“怎麼可能!我擦了鼻涕的紙巾還會遞給你嗎?這是你要的東西!”
小哀疑惑地接過紙巾,打算展開查看,夜月又提醒她小心點,別被風吹走。小哀看到裏麵是一撮頭發,頓時反應了過來,這是自己請夜月從江戶川那邊拔過來做研究的頭發呀!
“嘖,你怎麼拔了這麼多?”小哀不禁咋舌。
夜月無語了,“上次我拔一根你說太少,這次我拔十根,你又說太多。你故意找茬是吧?你不知道男生都是決策型的嗎?”
小哀不解,“什麼叫決策型?”
夜月就舉例向他解釋,比如常常會有這種情況,一個女生叫男生買兩個蘋果回來,男生如果真的隻買了兩個蘋果,女生就會抱怨男生死腦筋。
再比如女生肚子痛叫男生幫她揉幾下肚子,男生很可能揉幾下就停了,還傻乎乎地問“好了嗎?”接下來女生又是一通抱怨。其實這也是男女思維的差異造成的,男生是決策型的,在他的理解裏麵,幾下就是個位數的,不超過十下,這屬於觀念衝突。
總而言之,就是男生通常會機械性的去理解女生的話。所以女生提分手,男生99%都會同意,因為男生會把女生的話當成一種決策,既然你決定分手,那我尊重你的決定。可實際上女生提分手有時候是希望男生挽留……
夜月用很認真的態度說:“你如果想要讓我做什麼,最好給個準信,別讓我瞎猜。比如回來的時候買五個蘋果,或者按摩肚臍的左邊二十下,類似這種可以執行的指令。”
小哀懵了,原來男生是這樣子的生物嗎?怪不得總是聽到女生抱怨男生不解風情,而男生又抱怨猜不到女生的心思,雙方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啊,能有共識才叫見鬼了。
不過夜月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呢?是在暗示我嗎……
“我知道了,下次一定。”
小哀思來想去決定試試看,於是說道,“我現在有個問題想要問你,就是之前你說你已經心有所屬了。可以告訴我你的心上人是誰嗎?你向他表白了嗎?”
問出這個問題之後,小哀緊張地期待著。
就像小哀已經很清楚意識到了自己喜歡夜月,她也期待夜月喜歡的那個人是自己,並且她感覺那個人就是自己。可是在揭曉答案之前“是”與“不是”處於疊加態,所謂薛定諤的貓大抵如此。
哪知夜月的回答一如既往,“小孩子別問這些。”
小哀憋得很難受,甚至有些苦澀,我是很認真很認真地在問你,為什麼你總是這句話呀!
“我不是小孩子!我隻是想要更加有把握,你應該知道我的意思……”
“我知道,但你現在是個小孩子。”
小哀正要發飆,忽然心中一動,感覺自己好像抓住了重點。為什麼夜月總是強調這個呢?難道這是要我變回去的意思?
如果真是這樣那一切就都合理了,夜月為什麼一直不肯說?因為自己現在是灰原哀……哪怕是同一個人,但宮野誌保和灰原哀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萬一不是呢?
如果是我想太多了那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