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公訴人認為,被告人王良平的行為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的犯罪構成,本院起訴書指控其犯過失致人死亡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坐在旁聽席的顧文瑞,目不轉睛地盯著侃侃而談的白曉薇,隻覺所有心神都被她吸引。
這是他第一次看白曉薇開庭,法庭上的白曉薇,和生活中的平易近人完全不同,她的銳氣、鋒芒雖被溫和的嗓音包裹,但卻如被雲層遮擋的太陽,無人會懷疑她的光芒。
她一個人坐在公訴席上,明明是那麼單薄的身體,卻仿佛有著無窮的力量,支撐著她一往無前。
她的眼神不再柔和,她的嘴角也不再總是掛著淺笑,她周身的氣場變得銳利——公訴席上的白曉薇,仿佛一個女將軍,即使對麵有千軍萬馬,也凜然不懼、遊刃有餘。
人都說認真工作的男人最帥,換成女人又何嚐不是如此。
“砰—砰砰—”
是誰的心跳,亂了節奏?
“......被告人王良平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之規定,應當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王良平案發後積極參與送被害人就醫,認罪悔罪態度良好,且被告人與被害人育有一子,年僅6歲,沒有獨立生活能力,請合議庭充分考慮以上從輕處罰情節,建議判處王良平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一口氣說完這些話,白曉薇輕輕舒了口氣,才又接著說:“另外,本案的教訓——被告人王良平的行為引起了一定的關注,造成了一定的負麵影響。
但危害最大的首先是對被害人及其父母子女造成的無法彌補的傷痛,對二人年僅六歲的孩子帶來的無法挽回的創傷,也導致被告人王良平後半生軌跡發生改變。
從第一次訊問到今天的庭審,我們能夠感受到被告人的追悔莫及和內心的煎熬,如今受審,即將麵對的是刑罰處罰,這是一個家庭的悲劇。
麵對衝突,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差異需要及時溝通和舒緩情緒。回到案發當天,因為被告人飲酒,兩人發生爭吵,並且之前多次因為王良平飲酒發生衝突,發生爭吵的時候,被告人沒有選擇解決問題而是選擇了衝突升級,如果彼此多一些體諒和忍讓,不積累矛盾,如果被告人王良平能夠換位思考、約束自己的行為,本來可以有其他選擇......”
聽著這冗長又沉重的話,所有人的心裏如被塞了一個秤砣,沉甸甸的,壓得人喘不過氣。
他們這才明白,為什麼一開始發表公訴意見時,白曉薇會問他們那三個問題。
看直播網友們,更是沉默,再沉默......
如果被告人能夠換位思考,本來可以有其他選擇......
如果,他們沒有不辨是非、亂跟風;
如果,他們多一點理性和自己的判斷;
如果,他們沒有用那般惡毒的語言詛咒過善良正直的公訴人......
可是,生活沒有如果,也不能假設,發生的事已成定局。
傷口即使不再流血,也不會恢複如初。
“......社會在前進,每個人都要不斷反思過去,遵紀守法是底線、尊重生命是紅線。希望被告人能夠認真反思,盡力去彌補對孩子、對被害人家屬的創傷。”
白曉薇麵上平靜如水,說完了最後一段話。
自始至終,她都是以公訴人的身份在參加庭審,就仿佛,所有加諸在她身上的辱罵、詛咒、不懷好意,都不曾發生過。
她仍是那個無所畏懼、堅守初心的姑娘,邁著踏實的步伐,一步步前進。
前路漫漫,即使隻有她一人,她也會堅強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