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這位老人家,是翠和祥雲嗎?”趙靜怡問道。
“你怎麼知道?”老人家問道
“因為,這位就是趙家的傳人,”李縈說道
“蒼天有眼,趙家居然還有傳人。”老人家說道:“翠和祥雲,為茶室所製之熏用香品也,以蒸茶之翠雲靄氣,與熏出之香霧,輕曳在茶煙香氣之中,一片祥和、靜誌養心,此正茶與香配合生成大雅,故名。”
趙靜怡拿出了自己記錄的手劄,打開,找到了翠和祥雲的製法。用香:沉香、茉莉、蜂蜜、龍涎香;製法:用海南熟沉香,以清水浸之,銀鉤除未盡之木質,及剔去舊土,用純淨之香挫成粗粒。取色白質佳之龍涎香少許與適量蜂蜜相和,將沉香粗粒以此膏相和成小塊狀。取茉莉鮮花碾成泥,將沉香與蜂蜜、龍涎香所合成之小塊裹於茉莉花香泥之中,壓製成香餅陰幹烘幹,用熏香不出煙法即可。或製成細條線香,於茶室蒸茶前焚之。
“我試試,”趙靜怡說道:“麻煩老人家10天以後來取貨。”
老人家走後,趙靜怡從裏屋找出海南熟沉香,茉莉,還有蜂蜜和龍涎香放在一邊,然後打了一盆清水,按照手劄中的方法製作,當壓製成香餅後,趙靜怡看著屋外的太陽,她說道:“三公主,今日陽光甚好,不如,放在陽光下晾曬。”
李縈拿起手劄,看著手劄上的“陰幹烘幹”四字,她犯難了,這陰幹烘幹,到底是該陰幹,還是該烘幹呢?
突然間,李縈一拍腦袋:“我怎麼這麼笨,我居然沒有想到。”
“怎麼了?”趙靜怡問道
“不如,我們試試,一半陰幹,一半烘幹,”李縈說道。
“有道理,”趙靜怡說道:“那就試試。”
因為是第一次做,所以,這一次,兩人做的比較少,就做了2小餅出來,於是,兩人商定,一個用來陰幹,一個放在太陽下麵模擬烘幹。
最後做出的成品,味道真的是特別,而且,兩個的味道都差不多,於是,兩人決定,等那位老人家來店裏的時候,讓她親自確認。
當老人家來店裏取貨的時候,趙靜怡一個人在店裏,她拿出兩餅做出的香,解釋道:“老人家,手劄上記載的壓製成香餅陰幹烘幹,我們是在不知道到底是陰幹還是烘幹,於是,我們就試了一個陰幹,一個烘幹,您聞聞,看看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翠和祥雲。”
老人家點一點一聞,驚歎道:“不錯,正是翠和祥雲。”
“到底哪個才是呢?”趙靜怡問道
“我覺得...味道差不多,很難分辨出到底哪個才是。”老人家說道。
見趙靜怡不說話,老人家說道:“這次,是你第一次做,以後,多做幾次,就知道了。”
老人家走後,趙靜怡一邊研究手劄,一邊派人進宮去請朝凝公主來製香店。
傾羽宮裏,李縈正在一個人研究製香,怎麼說呢,就是她打算做一款之前在現代的時候,她一直做的香,但是,很長時間沒有做,她有些忘記了怎麼做,她正苦惱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