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父魚母也沒想到淩家這麼大手筆。

都被驚了一瞬。

在他們村嫁的最好的也就是老劉家的閨女。

就是嫁進縣城,彩禮據說是給了三百,加一輛自行車和縫紉機。

當時也是被不少村人羨慕的。

隨即一想,淩家到底也不是一般人家。

魚父率先回過神來。

“我們沒什麼要求,隻要兩個年輕人自己過得好就行。”

“對,這彩禮給多少,我們都沒意見,加上我們這邊給準備的一千塊的嫁妝錢,這些到時候都讓歡歡帶走,讓他們小兩口好好過日子就成。”魚母緊接著補充道。

這錢還是跟閨女兒商量好的,原本魚父魚母還想把閨女兒之前給的錢都當做嫁妝讓閨女帶走。

反正幾個兒子都有工作,娶媳婦生孩子的錢讓他們自己攢攢,他們做父母的再貼補下也就是了。

但是魚歡不同意,她這輩子都不愁錢花,又怎麼會眼睜睜看著父母家人受窮。

而且這錢本就是孝敬父母的,以後他們要怎麼花用,她都不會有意見。

說到最後,倒是把魚父魚母又給感動的不行。

此時,淩母聽到魚母說的一千塊嫁妝,心中微微詫異。

據她了解的,在農村大部分的家庭,嫁閨女不要說是嫁妝,連彩禮都不一定會返回男方家,彩禮能讓閨女帶走一半都算不錯了。

雖然不知魚家怎麼會有這麼厚的家底,但這也能看出魚家是疼閨女的。

想到這兒,淩母臉上的神情也不禁更加親和。

彩禮嫁妝這一重要問題圓滿的達成共識後,兩家人便開始商量著結婚的事宜。

因著淩父身居要職,不能在這兒久待。

所以結婚的日子定在了幾天後。

雖然時間趕了些,但魚父魚母早早就置辦好了閨女兒的嫁妝,如今也不防事兒。

現在也就是準備酒席,通知親朋好友過來參加就行。

一切事情都商量妥當後。

魚父魚母熱情的留淩淵父母在家裏吃午飯。

淩父淩母也沒有推辭。

飯間兩家人也是其樂融融。

吃完飯後,淩淵便帶著父母去了自己買的那個小院。

這幾天便在這裏住下。

而一同前來的司機小李也安排住進了附近的一戶人家。

……

翌日。

淩家置辦的彩禮在收到消息前來圍觀的眾多村民的麵前,被一樣一樣搬進了魚家。

先是做工精良的三十六條腿,最後才是四大件。

每一樣都被村人議論紛紛。

到最後一個大件亮相時。

立馬就有認識的村民大叫起來。

“看...快看....竟然還有電視機。”

村民們齊刷刷的看著那台剛從車上搬下來的電視機,眼神震驚又火熱。

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沒見過電視機長什麼模樣。

隻是聽人說過而已。

剛剛叫出聲的人,也僅僅是在百貨商店見過一次。

這十裏八鄉可沒有一家有電視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