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路跟隨著劉大山進村,一路上李逸辰觀察到,這村子裏都是黃泥混合麥稈建造的土坯房,屋頂連瓦片都沒有,簡簡單單的茅草覆蓋著。
一路走來,村民們看著劉大山帶著幾個陌生人,也都是避之不及,不敢上來搭話。
畢竟李逸辰身後跟著一個身高七尺滿身煞氣的大漢,誰看到心裏都要嘀咕兩聲。
古井村並不算小,整個村子大約有三百多戶人家,三人跟著劉大山足足走了兩盞茶功夫,才來到村尾的一個小院前。
院子裏,一個身穿粗布褂子,五十歲左右的老漢,正在劈柴。
劉大山大聲招呼道:“魁叔,縣城裏來人,說是找你有事商量。”
老漢正是這古井村的裏正劉魁,劉魁轉過身來,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頓時心中一凜,
這跟著劉大山的三人,領頭的是一個俊朗少年,旁邊還跟著一個漂亮丫頭。
特別是他們身後的李嗣業,煞氣十足,一身盔甲,劉魁心中思量,這大漢一看就是當兵的,氣勢非凡,說不準還是個將軍。
這少年的穿著打扮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看這將軍模樣的人跟個隨從一樣,這少年恐怕還是官宦人家的公子哥。
劉魁不敢怠慢,急忙迎了對著李逸辰拱手道:“這位公子,不知道你來我們古井村有何貴幹,要是有什麼要緊事,我一定幫你們辦好。”
李逸辰開門見山:“我是大渠縣義軍首領李逸辰,來古井村給你們送糧食賑災的。”
義軍?劉魁腦子有些混亂,義軍是什麼部隊,自己隻聽說過大渠縣有守城軍啊。
而且還是來給村子裏送糧食的?縣城裏那些官老爺,隻知道來這裏收繳糧食,什麼時候還會給村裏送糧食了。
劉魁不動聲色道:“幾位貴客裏麵請,先喝碗水,我們再細說。”
李逸辰點點頭,跟著劉魁走進院子,進到堂屋內,劉魁扯著脖子喊道:“老太婆,家裏來貴客了,快煮兩碗糖水端上來!”
在村戶人家眼裏,糖可是十分珍稀的東西,價錢又貴,隻有最尊貴的客人來了,才會煮糖水給客人喝。
“裏正不必麻煩了,我們此行就是來給古井村送糧食的,運糧的驢車現在還在村口,還請裏正通知一下村子裏的村民,去村口領取糧食,每戶人按人口算,一個人口可以領十斤糧食。”
劉魁猛地愣了一下,嘴上卻道:“大人還請稍坐一會,我這就安排人去通知村民。”
劉魁起身去了灶屋,對著一個八九歲左右的小男孩說道:“鐵蛋,你腿腳快,跑快些去把劉先生請來咱們這裏,就說我有急事找他!”
劉魁所說的劉先生,是古井村唯一的讀書人,多年前科考中舉,後來聽說又中了進士,隻是不知道為何,卻在三年前孤身一人回到了古井村這個偏僻的村落,在這裏安心住了下來,跟莊戶人家一樣飼弄田地,閑暇時,也會教村裏的孩童識字,村民們都很是敬重這劉先生。
平日裏,劉魁有什麼事情拿不定主意,都會找劉先生來幫自己看看。
對於李逸辰所說的話,劉魁心裏是不相信的,這麼多年以來,這些當兵的官老爺來村裏就沒好事,除了征收稅賦就是索要糧食家禽,怎麼會這麼好心來送糧。
隻是這些官兵要是來硬的,自己也沒什麼辦法,方才他們說自己是什麼勞什子義軍,還是讓劉先生來看看,先探明底細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