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江啟的從前(1 / 2)

放下架子和麵子,過好自己的生活

自己不是主角,觀眾沒有那麼多。

隻有心理和生理上都沒疾病的自己,才是最幸福的。

月底公司聚餐,江啟不管和誰都能聊的上來,還會讓對方聊的很愉快。

其實就是喝多了。

場景又那麼相似,最後不知不覺把原生世界戴的麵具重新戴了上去而已。

當時有一個長得還可以的女同事問江啟:“你也挺健談的啊。”

“為什麼平日裏都是麵癱臉?”

江啟一聽,瞬間酒醒了。

不是江啟性格內向,不喜歡說話,整天就喜歡呆在自己的世界裏,其實所有人都渴望被關注、被關心、被愛。

上輩子江啟經曆了太多家人、朋友、同學、愛情的糾葛,利益和物質的糾纏。

這些事情讓他悟透了,人一旦悟透了就會變得沉默,喜歡沉默。

是其他人太過無聊,不是沒有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是沒有了逢人做戲的興趣。

悟透了的人,又再頓悟一次,那便是物極必反了,此刻這種人不再沉默,反而變得非常開朗和樂觀。

可他的內在依舊隱藏的很深,能和所有人共情,能理解一切,內心神秘的可怕。

江啟非常清楚,他今天能和你稱兄道弟,明天也會為了什麼而毀滅你!

這種人絕對做得出來!

並且做得毫無感情波動。

清楚一個人一生的短暫,就會迷茫,明白自己還不是聖人後,又會苦惱。

這種人最後會因為現實低頭。

內心的神秘與黑暗麵,誰都不清楚也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會爆發。

典型的不與自己和解。

這會讓自己走向極端,這種極端對別人可能好,可能壞。

但這種極端一定會和自己舊有的觀念衝突,因此個人的邏輯就會失衡。

失衡後的個人,就會與群體格格不入。

一旦覺得別人發現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便會引起各種不安,個人深知個體無法對抗整個群體,就會恐懼。

智慧生物自身出於安全考慮,就會強行糾正這種“錯誤”。

這隻是一種大腦保護機製。

用人話來說,就是我能理解你們做的一切,甚至假裝融入。

但是我不能接受!

你永遠不知道我心裏想的是什麼。

我跟所有人都能共情,我能理解一切,我對誰都禮敬有加。

但是其實這個時候我的內心是一片平和,情緒沒有絲毫波動的。

可以說是沒有感情的。

這樣就會發現自己的局限性,沒法做到真正的超脫,內心的掙紮而無法融入,知道孤獨才是是人生常態。

無法麵對真正的孤獨,在痛苦中渾噩,等待下一次的頓悟。

人有共性,也有個性,永遠不要想著往某個擁有具體意義的人身上套“人應該怎麼樣”的定義。

自然過濾掉一些低級趣味,對於一些事情,不表達自己的感情,時刻保持在一種理解外界,又避免被外界過多影響的狀態。

一開始就覺得什麼都無所謂。

無用,無趣,無聊,然後就會慢慢開始煩,各種看不慣,對於繁瑣各種厭惡。

麵無表情或無視,走馬觀花一樣,又繼續無所謂,開始獨處。

什麼的都是浮光掠影,白雲蒼狗,不一而是,啥也不是。

最後就剩一個表情,那就是麵無表情。

觀察多於表達。

長大了,懂多了,沉默了。

可以沉默,沉默代表著清醒。

不在沉默中變態,

就在沉默中變壞。

不在沉默中爆發,

就在沉默中滅亡。

不是為了變態而變壞,也不是為了爆發而沉默,最終隻會讓自己迷失在自我裏。

看清了一切,那就應該要更好與自己在乎的人相處,而不是自己一直保持沉默,不去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