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桑的飯食送出去了,她收拾好鍋碗瓢盆後,趁著沒人,就進空間裏吃東西去了。
而另一邊,應齊侍衛端著飯食,一路來到了明威將軍營帳裏。
他把飯食端到將軍麵前,看著還在奮筆疾書的將軍,低聲說道:“將軍還是先吃些東西吧!”
明威抬起頭來,看到他拿的托盤裏,放著一小碗白米粥,一碟素炒蘿卜青菜,還有一個碟子裏放著三個白麵饅頭。
他這才想起,剛才回營帳時,一路上聽到的那些士兵們的議論。
於是放下的手裏的筆,把桌麵上紙筆都移過旁邊去,把托盤接過來放下,開口問道:“今日新來了個廚娘?”
應齊侍衛立刻回道:“是的將軍,是個年輕的廚娘。”
“嗯。”將軍點了點頭,他確實是有些餓了,夾起一筷蘿卜青菜放進嘴裏慢條斯理地吃著。
這菜雖然出鍋太久,看著已經不如之前青翠了,但卻還是脆甜爽口,再配上清爽的米粥和香甜的饅頭,讓人瞬間食指大動。
不過半刻鍾的時間,眼前的飯食就都被消滅光。
應齊又上前給將軍沏了盞茶,然後就拿著托盤退下去了。
將軍喝了口茶,便眯著眼睛,靠在椅子上歇息著。飽餐一頓後,他之前在縣令府受到的憋屈,居然消散了不少。
今日一大早,他就帶著孫校尉和應齊前往縣令府去了,讓縣令把臨安縣的富賈豪紳都召集過來,打算勸說他們捐糧,等了一上午就來了四個人。
來的這四個人,不是說家裏人口眾多也沒糧了,就是跟他訴苦說自己兒子嗜賭成性,把家產輸光了,糧食都變賣了。
這捐糧隻能是自願,明威也無法強求,便連縣令留飯也沒應,氣得直接跑回來了。
回來的路上,他就決定寫信向離臨南郡最近的安通郡借糧,安通郡水資源豐富,並且每個縣都提前挖有水庫,所以隻是輕微受災,沒有鬧饑荒。
安通郡的何郡守也算是個正直清廉的官,而且孝順至極,不管在哪上任,一直都是把老母親帶在身旁侍奉著。
如果他肯借糧,那流民們就隻用等上三天,明威讓應齊把信飛鴿傳書送過去,何守郡應該半日就能收到信了。
也不奢望太多,隻向他借三千石糧食,讓臨南郡受災嚴重的縣區流民們,能撐到皇帝賑災糧的到來就好了。
剛才應齊侍衛進來送飯食時,明威就是在給安通郡何郡守寫信。
明威靠在椅子上休息了一刻鍾後,又起來繼續伏在案上寫信。
寫好後,喊來了守在營帳門外的應齊,吩咐他把信飛鴿傳書送出去後,就又靠在椅子上繼續沉思了。
與此同時,守在孫校尉營帳外的馮大牛,終於等到了忙完準備回來休息的孫校尉。
“孫校尉!孫校尉!哈哈哈,哈哈哈!”一看到他,馮大牛馬上邊招手,邊露出了八顆大門牙哈哈哈哈地笑著。
孫校尉已經六十多歲了,可他依舊容光煥發,精神抖擻,氣勢剛健似驕陽,為人處世也寬和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