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改名與改革(2 / 2)

於是我吩咐道,“如此就暫時任命諸位為從事,輔助軍師處理內政事務。”

“謝主公信任。”四人幾乎同時答應了下來。

這四個人能力算是中上,隻有辛毗有些謀略,不過目前已經有了四位軍師,謀士方麵已經足夠了,不過若是為方麵軍團的軍師的話,還是不錯的。

此時,所有文士武將都已經到位,開始了會議。

首先我發話,“本帥欲改信都名為大業,代表我方已經建立起了初步的基業之意,諸位以為如何?”

嗨,改名上癮了,其實不然;此城為一州治所,又位於河北的中心,地理位置確實是十分的重要,而且城池堅固,人口眾多,有成為一國都城之可能;關鍵是奪取此城是總戰略的階段的勝利,意義重大。

當然這是因為相對而言,由於長安與洛陽被董卓占領過,都受到了巨大的破壞,短期內已經失去了成為帝都之可能;

這時信都的位置就比較突出了,但是還是偏了一些,畢竟在黃河以北了,而中原主要指的是黃河與長江之間大片地區,一般而言,都城都是要建立在發達地區為好,或者國家地理位置的中間,或者交通條件特別有利,總之,是為了能夠控製全國而言,越有利越好。而曹操稱魏王的王城乃是魏郡治所鄴城,就比較靠近黃河了,在曹魏的疆域看來還是比較合理的。

這有點地緣政治的意味在裏麵,所以曆史上,定都在長江以南的國家都不長久,是十分有道理的,雖然南京是虎踞龍盤,形勝之地,結果都不長久,隻能做為陪都。

既然得了這麼一個可以做都城的預選,自然要十分的重視,改名為大業,是一定的暗示,確實有建國大業的意味在裏麵。有時候,各種口號也是相當有用的,雖然隻是嘴裏說說,可是說的久了,就有可能變成事實;怎麼感覺是謊話說多了變為真話的意思;古代對各種宣傳方法相對少些,這種改名的宣傳還是比較有力的,也有利於名聲的提高。

眾人不太理解,互相看看,有點哭笑不得,不過麼,這點事沒必要反對。

“吾等讚同。”都同意了。

“由於此次招降了四萬大軍,而且原來的軍隊也已經比較多了,我軍總數已經達到了二十萬左右,所以以前的軍團製就有點不利於將軍指揮,所以這次吾欲適當修改,現公布如下:一千人為一個基準單位設定為一個營,主官為校尉,或稱為營長;千人以下,設三百人為連長或副校;百人為排長或都尉;三十人為隊長或副尉;以及十人的什長五人的伍長;三千人為一個團,稱團長或副將;六千人為一個旅,稱旅長或將軍;一萬人為一個師,稱師長或大將;之上兵力不定,還有數萬的一軍,稱軍長或元帥;再往上的就是十萬以上,稱為都督或者集團軍司令。”

這個就是軍銜製,有利於指揮官的等級劃分,為以後做鋪墊。

眾人認真聽著,比較激動,這是又要升官了。

“吾等無異議。”眾將大聲回到。

“所以,吾自稱為元首,代表為我方首領,下麵公布諸位將軍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