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隨著電報的發明,通訊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變。電報信息通過專用的交換線路以電信號的方式發送出去,是一種可靠的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自從19世紀30年代在美國和英國發展起來後立刻風靡世界。
再從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洋務派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洋務運動,大力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電報技術也被大力引進。早在1971年,中國便有了第一家電報局,地點就在上海租界。隨後中國又出現了第一所電報學堂,第一條自建的電報線路,李鴻章在1880年設立電報總局,並建立了津滬電報線路,這些都是中國電報業取得的成就。
無線電報機也在1906年在中國廣東開通,上海地區也在1908年開設了無線電台。因此方華所購買的無線電報機並不是多麼先進的東西,不過現在中國基本上所有的電報工具都是清政府和在華洋人建立起來的,像方華這樣的私人購買可是從來沒有的,這也是為什麼當初禮和洋行的職員驚詫的原因。
查看了一番後,方華向劉成全問道:“不知道這無線電報機配備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哪裏?我可不希望買到一堆不能用的機器。”
“哈哈,這點請方先生不用擔心,我們禮和洋行的服務在所有洋行中是最好的,這次總行從德意誌國內派來了三名技術人員,他們會負責將發報和收報的技術教授給您的人,不過這三人的工錢和衣食住宿就要由您來負責了,我們隻提供他們來回的船費。”劉成全一臉和煦的笑容,可是說出來的話卻讓人很是鬱悶。
瞧著一臉奸商笑容的劉成全,方華很是無語。果然是無奸不商啊,當初說好的提供技術人員,可是居然是讓顧客自己提供他們的工錢和衣食住宿的費用,不過為了快點建立與山西間的聯係,方華隻能忍了,同意道:“沒問題,隻要他們能夠好好的教授技術,我不會虧待他們的。”
“好的,等下我就讓他們和您一起走。”劉成全點頭道。
坐在馬車裏,方華回頭望了望後方,從洋行取來的五台無線電報機和三個德國的技術人員就在後方的兩輛馬車上。
雖然方華對被禮和洋行坑了一下有些生氣,但是見到那三個德國人時,方華的氣消了大半。那三個德國人雖然也是洋人,但是身上並沒有其他洋人趾高氣揚的架子,反而表現的有些友好,身上的衣服也不怎麼好,看來在國內混的也不是怎麼好。
想想也是,如果是在國內過得很好,怎麼會漂洋過海的來到隔了半個地球的另外一塊大陸呢?每個國家的國民都會分個三六九等,這個時代的生產力還沒有發展到能夠讓每個人都生活的很好的地步,總會有些混的不怎麼樣的人為了生活到處漂泊的,如果這三個人能夠認真工作,方華也不介意好好的養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