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提了個醒(1 / 3)

滬市,從贛南而來的風波,在各方勢力的運作下,慢慢的消弭了。

不過,大家都知道:

消弭,並不代表著風波不會重新席卷而來。

反而,因為贛南調查的受阻,接下來的調查區域或許會迎來更大的風波。

這一來一回,王星瀾也不知道:

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但很快,贛南傳來的消息,印證了一點:

康老師,也不是這支隊伍能夠掌控全局的。

而,真正帶著任務來的,可能是這個徐振。

之所以,說是可能,是因為,隱隱之中,王星瀾覺得有些蹊蹺。

不管如何來說,這一支緝私特派隊的最終目的地是滬市,自然,其調查重點,也是在滬市,但,現在,在贛南這地方,他徐振就大動幹戈不說,還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如此一來,難道,這支隊伍會铩羽而歸?

眾所周知,偷襲在他人不知曉的情況下,才會獲取最大的收益,而,一旦,偷襲的對象有所防範的話,那麼,偷襲往往會事倍功半,甚至是功敗垂成。

一時間,王星瀾也不知道如何形容徐振了。

扮豬吃老虎?

還是,天高任鳥飛?

亦或者是,另有所圖?

好在的是,這贛南的一切,倒是給王星瀾和康水義提了個醒:

這,所謂的緝私調查隊伍,臥虎藏龍啊!

贛南,永和賓館,特派隊落腳處。在那一夜淅淅瀝瀝的雨聲和談話之後,徐振仿佛接受了來自康水義的“勸導”,偃旗息鼓,大門不邁,二門不出。

而,隊裏麵的調查工作,也盡交給了康水義以及隊內的隊員們。

康水義,也順水推舟,將手下搜集而來的情報呈給了山城那邊,其中,對贛南的形勢,康水義用了個難得的詞語:政通人和,日寇可敵。

此外,對贛南軍隊的“富庶”和商業的繁茂,康水義也隻是提了隻言片語。

當然,作為老特務,康水義也知道,這一次的背後,肯定是有著其他人物的影響力的,甚至,不少人都想要借著他康水義的招牌,將贛南攪得一團糟,從而火中取栗。

畢竟,說到底,搞建設這事情,國黨沒幾個能人,但是,摘桃子,膽子他們卻是足足的。

不過,他們或許也沒有想到過:

這贛南,能夠發展的要人有人,要槍有槍,要錢還有錢,靠的可不是他們那幫官老爺手縫裏麵流出來的那些所謂的軍費,亦不是拍馬屁得來的。

所謂的實力,和強硬,是建立在底氣足的基礎上的。

而,無疑,贛南的興盛脫離不了兩個人,一個自然是贛南的軍大王,手下握著超十萬旁係國軍的冷江河,另一個,則是一力策劃了生命之路的軍統上校,影子王星瀾。

給康水義的信中,王星瀾就談了兩件事情:

第一件,皖南發生黨爭的時候,贛南的軍隊沒有出兵。

因此,這可能會成為不少人認為贛南軍隊涉紅的根據!

第二件,贛南的軍隊不可動,而冷江河更不可以在所謂的抗紅風暴中倒台。因此,希望,康老師掌握好大局,慢慢的調查,給贛南的苦勞一個各方滿意的答案。

無疑,來自王星瀾的提醒,讓康水義如夢初醒。

他,康水義,隻是掉以輕心,因此,在一場晚宴之後,他康水義便成功的察覺到了徐振的不對勁,至於,徐振調查的到底是贛南的軍隊的涉紅嫌疑,還是其他的。

康水義,無暇顧及!

但,還是那句話,這次調查以康水義為主,自然,他徐振偷偷調查,另起爐灶,這在大義上,其實就已經處於下風了。不過,或許,沒有調查出來什麼東西,也是徐振偃旗息鼓的重要原因。

贛南的事情,塵埃落定。

而,未來,緝私調查隊也要正式的進入日占區,進行其真正的調查工作了。

就算是康水義不說,但,王星瀾也能夠從他們的前進方向上,猜到幾分。

從贛南,到滬市,隊伍不是沿著長江而下,而是,專門繞了個大圈,從贛州,先去了廣州,再從廣州沿著鐵路慢慢的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