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歐陽熱戀含鄱口(二)
山道窄小,隻有一人寬大小,忽上忽下的,下麵下萬丈深崖,眼晴隻能向前平視,大家都不敢往下望,下麵是萬丈深崖,令人生畏。歐陽洵膽兒很大,她走在前麵,閻爾梅居中,歐陽澗斷後,兄妹倆免費當起了導遊。
“前麵就是仙人洞了,走,我們進去體會一下做仙人的滋味。”
歐陽洵手裏拿著一根枝條,側轉著身子,用枝條指了指前麵的一個山洞向閻爾梅介紹說。
“好的,恭敬不如從命。”閻爾梅語氣兒有點抖音。
“哥哥!你知道這仙人洞的由來嗎?”歐陽洵想考考她哥哥。
“這難不住哥哥,是太上老君在此修煉而得名。”
閻爾梅暗笑,這兩位免費導遊還是非常稱職的喲。
他們走近洞內一看,洞內不深也不寬,隻有十來丈見方,右側有一個像是石凳的巨石,根說是太上老君休息的地方,由此看來,神仙的日子也過得清貧啊。
真是洞不在深有仙則名呀!閻爾梅想起了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則鳴,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詩文,頓時詩興大發,高吭地吟哦出:
幽居賓客謝,門設乃常關。
秋雁雲中陣,春鶯畫裏山。
竹移新雨後,花落亂流間。
不解時人好,柯枰共我閑。
“好詩!”“好詩!”兄妹倆讚不絕口。
“讓兩位相公見笑了,我這是班門弄斧,兩位相公何不也吟唱一曲。”
歐陽澗委婉地謝絕說:“我們兩沒有閻大哥這番胸襟和臨場發揮的能力,一時還沒有朗朗上口的詩句。”
三位書生說說笑笑,不知不覺來到了廬山峰下的一線天間的崖石邊。
歐陽洵見哥哥和閻爾梅兩個仰視一線天的瀑布,她卻不敢抬頭,懼怕仰視時將頭上的秀才帽子脫落,露出女兒秀發。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沿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她望著瀑布下山的細小水簾,背誦著李白的詩句,不禁感慨地道:“詩仙李太白真不愧為浪漫詩人,一澗細小的瀑布,從高山上滑落下來,他卻形容得氣勢磅礴。”
閻爾梅觸景生情,憐憫起詩仙終而懷才不遇的命運,不禁吟起七律一首:
繁華速老是春天,花極濃時落更先。
遁野有情看拾翠,封侯無相寫淩煙。
心悲晚景歌皆痛,士遇奇才恨亦憐。
我去君留仍暫事,成功者退記他年。
吟畢,閻爾梅不待他們評論,再發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詩人雖然懷才不遇,但他是多麼地熱愛大自然啊,他字裏行間中均流露出寬廣飄逸的情懷。”
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歐陽洵對眼前的閻公子心生敬意。
不知不覺中,三人來到了鄱陽湖邊的含鄱口,太陽已經高高地掛在頭上,五彩繽紛地從林間的縫隙間射出,像一隻五彩斑斕的蜘蛛網兒,映照在他們的頭上,格外美麗。
歐陽澗見妹妹與閻爾梅不知不覺間,扭昵在一起,便借故口渴,閃避進了林間板屋的茶肆。
他要了一壺茶水,邊品邊喃喃自語:小妹真是沒有品味,她身邊的閻公子其貌不揚,她倆怎麼歪昵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