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治理樊水顯聖僧(1 / 2)

第五十一章 治理樊水顯聖僧

早課畢,鄔明昌剛剛來到紫竹堂用早餐,隻見峒山人陳東來穿著蓑衣,頭戴鬥笠頂著大雨來到紫竹堂。

“陳施主!用過早餐否?就在這吃點齋點。”他見濕透下半身的陳東來,忙禮讓於坐。

“謝了,鄔師傅。”陳東來也不客套,端起小饅頭就狼吞虎咽了起來。

鄔明昌見狀,知道他一定是勞作了一早上,肚子早餓了,忙說:“陳施主慢用,蒸籠裏還有呢”陳東來點了點頭。

待陳東來用完了早點,鄔明昌問道:“陳施主,冒著這麼大的雨來找老納,一定是有什麼事吧?阿彌陀佛!”

“傳聞鄔師傅任錢塘縣令時,治理運河水澇很有一套。我們在新溝剛開墾了一些稻田,九澇一收。這不,剛剛要收成的稻子全部被水淹沒了,今年又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想請您幫助我們想想法兒。”陳東來說明來意。

“走,實地看看去。”

鄔明昌雷厲風行,拿著雨具同陳東來一起出庵門,不一會兒來到湖邊。隻見他身穿蓑衣,頭頂鬥笠,站立船頭,陳東來則在船尾劃著雙槳。

大約兩袋煙的功夫,船就來到距峒山四五裏地的新溝。陳東來指著一片有百十來擔幹涸的蘆葦,向他嘮叨著。

“我們看見這麼一大塊幹濕地,浪費了太可惜。於是,我帶領大家開墾成為一片良田,那曾想……”陳東來用手指了指被水淹沒了的含苞稻子,歎了歎口氣。

鄔明昌望著一望無際而正在打苞的稻子,隻露出一小點點尖兒在風浪中掙紮,似乎在向他們求助:救救我們。

他辨別一下方向,向陳東來說道:“陳施主,請將船兒沿船道劃向長港。”

鄔明昌站立船頭,時不時用手中的竹篙試試水的深淺,思考了一會兒,一個疏理溝渠的計劃在他腦海中形成。

秋天,峒山湖的湖水漸漸退去,新溝處的稻田浮出了水麵,稻子被水浸泡得枯黃枯黃的,全都是沒有成熟的空殼稻子。

早晨,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鄔明昌帶著寺內小彌,前往新溝至長港的方向測量,定坐標,用從山上帶下來的竹竿插著作標記後,每天都帶著眾僧們,開挖新溝。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了,每次都是陳東來劃船接送,已致愛管閑事的陳鐵嘴不禁問道。

“東來大叔,你每天都去新溝壩上接誰去呀?”

“接老鄔去。”

“哪有老烏鴉呀!”陳鐵嘴更加好奇。

“什麼亂七八糟的。我是去接招隱寺的鄔師傅。”

“一個和尚怎麼能天天出去啊!是不是念錯了經,他幹麼事喲,搭上我一起去看一看。”

還沒有待陳東來同意,陳鐵嘴就跳上了船頭,由於偏重力,小船很快搖晃了起來,陳東來連忙穩住槳根,才使小船保持了平衡。

小船在寬廣的湖麵悠蕩地行駛著,陳東來向陳鐵嘴介紹說。

“鄔師傅帶領眾僧,沿著峒山船隻出入長港彎曲的船道,日日勞作疏通,終於挖出了一條新溝來。”

陳東來滔滔不絕地繼續說:“這樣,溝兩麵的堤壩高於湖麵,稻田有了一條排澇溝渠,就不懼湖水湮沒稻田了,新溝開墾的荒地,就會年年豐收,我們峒山人的日子會一天更比一天好,從而使峒山真正成為魚米之鄉。”

“啊!有這等奇事,鄔師傅真是行善積德啊。”

“來,來,來,你靠近我,我有一個秘密告訴你。”陳東來邊劃著船兒,騰出手來,向他打著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