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冒死擋駕訴災情
突然,閻爾梅他們和逃荒的百姓,被前麵的一陣騷動吸引住了。
隻見正當鳴鑼開道的隊伍行進在一個三叉路口的地方時,突然從另一路口竄出一個人來,直朝隊伍中間的龍攆衝去。
這個人邊跑邊喊:“皇上聖明,請您救救中原百姓吧!”
“大膽!拿下!”皇上衛隊禦史,邊大聲喝著,邊手握寶劍就要攔住拿人。
可見在電光火石之間,闖入者若不乖乖就範,就有身首各異的流血事件發生。
這個冒死請柬者全然不顧個人生死,他掙脫眾衛士,一下子闖在中間的龍輦前,跪地高呼。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臣有重要事情稟奏,請聖上救救中原百姓啊!”
“停車!”這時,從龍輦裏傳出一個少年的聲音,但聲音很是威嚴。
四匹馬兒拉著的龍輦,隨著馭手“籲……”的一聲長嘶,四匹訓練有素的馬兒頓時統一步伐,都停了下來。
遠處路邊觀望的百姓長長地噓了一口氣,好險啦,要是再遲幾秒鍾,擋駕者就會葬身於馬蹄之下。
這時,龍輦的帷幔被徐徐拉開,隻見一個身著黃色龍袍、頭戴紅色常服冠的少年從龍輦中探出頭來。
“狗皇帝!”閻爾梅一見,怒從心起,複仇的火焰被重新點燃,他手持寶劍,就要衝向前去,刺殺康熙。
他的這一舉動早已被雪兒發現,她伸手奪下他的寶劍,低聲勸說道:“大哥,不要衝動!”
“難道揚州五十萬百姓是怎麼死的,賢妹你忘卻了嗎?”
雪兒惱怒地說;“阿彌陀佛,冤冤相報何時了,難道你認為百姓們受的苦還不夠多嗎,還要使生靈再遭塗炭!”
她是個很有修養之人,頓感自己語氣過於激烈,於是緩和了一下語氣,繼續規勸說:“再說你現在是有婦之夫,你的一言一行要對洵兒妹妹負責,要吸取大嫂撞柱自殺的教訓。”
“這……”蛇服叫花子盤,閻爾梅從來未見賢妹發這麼大的脾氣,頓時語塞,歐陽洵在一旁竊笑。
“擋駕何人,為何擋駕,如實招來,朕赦你無罪。”
這時,前方又傳出威嚴之聲,打破了閻爾梅的窘態,大家一齊將眼神投向前方。
“吾皇聖明,老臣乃前朝吏部左侍郎陳百史,今冒死擋駕,是狀告河南巡撫和貴,他不顧中原百姓死活,隱瞞蝗災,至使百姓流離失所,逃荒要飯。”
說完,陳百史將狀子用雙手舉過頭頂,隨即,皇帝的貼身太監上前接過狀子,雙手遞給康熙。
康熙接過狀子看了看,說:“啊!是陳愛卿,平身!”
“謝皇上!”
陳百史起身,低頭站立一旁,靜候康熙皇帝發落。
“陳愛卿,朕這次出巡是來親自調查中原蝗災的。”康熙接著命令道:“給陳愛卿備馬,隨朕一起巡查!”
一旁騎馬陪同皇上視察的河南巡撫和貴見狀,一下子跌倒馬下,連滾帶爬地來到龍攆前,身體如篩糠般地伏地顫抖,口吃地求饒說:
“皇皇……皇上,饒饒……命呀,臣臣知……罪。”
“來人,摘去他的二品頂戴,交刑部關押,待朕了解了全部災情賑災後,再行處理。”康熙毫不留情地命令道。
“聖君啦!”“明君啊!”“皇上萬歲萬萬歲!”這時,官道兩旁逃難的百姓,全部跪伏於地,三呼萬歲!
其場麵地動山搖,感人肺腑,山水呼應。
在跪地的百姓中,有一個人發現閻爾梅夫婦和一尼姑沒有下跪,他好心地勸說。
“客官,快跪下吧,都是清朝子民,你們不能不跪呀。”
閻爾梅不屑一顧地說:“陳百史能為百姓冒死請命跪地,我閻爾梅能為揚州冤死百姓昂首。”
雪兒驚問道:“大哥你認識前麵的陳百史。”
閻爾梅沒有用語言回答,而是高歌一首《讚陳百史》:
海外生還九死餘,先慈末葬故躊躇。
絕無世上彈冠想,徒有年來腳聘書。
伏臘不關新晦朔,湖山猶訪舊樵漁。
侍郎過問蝗災事,聖帝巡査奏狀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