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夫婦太行盡放歌四(1 / 2)

第八十二章 夫婦太行盡放歌(四)

師徒如父子,原來的小石頭隻是閻爾梅夫婦的小向導,而現在收其為徒,並賜名才華,他們現在是真正一家人了。

薑才華不負師父、師母厚望,隻經過十幾天的功夫,薑才華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現在《三字經》《百家姓》他能倒背如流。而閻爾梅所教的閻氏劍法,他也能舞得三十二個招勢,令閻爾梅夫婦喜上眉梢,一路上雙雙加壓施教,而薑才華卻是輕鬆自如地學習,真是個神童也。

這天,一條漳河橫攔在了他們的麵前,在這孤山野嶺的,哪裏去找渡船。閻爾梅望著河對麵的天亭盤駝太行之脊,隻是隔河興歎了。

“師傅,徒兒有辦法過河!”突然,薑才華口出懸河地說。

“小孩兒要誠實,不應胡言亂語!這荒山野嶺的連個竹筏子都沒有,這寬達半裏地的河床,你師娘又不會遊泳,如何渡得過去。”閻爾梅嚴肅地批評說。

歐陽洵連連說:“我怕……怕……怕水。”

薑才華也不爭辯解釋,他瞄準身邊四五尺的小樹,拿起隨身帶著的砍刀就砍了下去。

他一共砍了四根主梁後,閻爾梅就知道他要幹什麼了,見他已是滿頭大汗,他心疼地接過砍刀。

“這是大人幹的活,還是師傅來吧。”

“謝謝師傅。”小才華也不閑著,他去附近很快扯來了一些藤條。

師徒二人齊心協力,一個長五六尺,寬三四尺的木筏很快紮好了。這時,閻爾梅發現了問題。

“才華,青竹筏有浮力可以過河,這裏也不生長竹子,這是青樹木兒,放在水裏就沉下去了,如何渡河。”

小才華得意地說:“師傅。看我的。”隻見他從包袱裏拿出四隻羊皮囊,口對著羊皮嘴兒使勁地吹著,很快皮囊像一隻大大的氣球,膨脹了起來,他用木塞子塞好氣孔,又繼續吹下一個。

“你這個小機靈鬼,原來你有先見之明。難怪臨出發前,師娘我問你帶它何用時,你故意賣關子。”歐陽洵嗔讚地說。

“嘻嘻” 薑才華見師母明白了羊皮囊的作用,隻是像他父親一樣,嘻嘻地憨笑。

一會兒,四隻脹鼓鼓的四隻羊皮囊被綁在木筏的四個角落,師徒二人將木筏抬入水中,一隻很大浮力的木筏就誕生了。

薑才華將身上的葫蘆壺兒取下來,遞給師傅,閻爾梅接過“咕嚕” 了一通後,又遞給了徒兒。

薑才華也猛地喝了幾口,轉而問:“師娘,您渴不?”

歐陽洵擺了擺手說:“我沒做重活兒,不渴。”

薑才華見師娘不渴,便隨手將葫蘆壺兒的水倒掉,再將水塞兒塞緊,遞給師母。

“師娘,請你背著這隻空葫蘆,不重的。”

歐陽洵接過空葫蘆壺兒,果然輕飄飄的,她隨口問道:“才華,你這是啥意思。”

薑才華笑著說:“聽師傅說,您自從黃河邊落水後就畏水,這葫蘆壺兒能為您壯膽,假如這木筏翻了,這隻葫蘆也能將您渡過河去。師娘放心,我說的是假如,實際這隻木茷乘載我們三人綽綽有餘。”

閻爾梅忙補充說:“洵兒放心,我抱著你坐在筏子的中間,由才華劃筏,隻需要一袋煙的功夫我們就會到達對岸。”

盡管大小兩個男子漢都在安慰歐陽洵,但她還是畏縮地閉著眼兒,任由丈夫抱坐在木筏正中。

隻用一袋煙功夫,他們三人毫無懸念地渡過了風平浪靜的漳河,薑才華與師傅將木筏拖上岸,他卸下四隻羊皮囊,將木塞扒開,放掉氣兒,就將它們放在樹枝上凉曬。

薑才華從包袱裏拿出他娘烙好的餅兒遞給師傅、師娘,指了指前麵的大山說:“請二老充充饑,等下爬山很費體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