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賢妹施計救義兄
龔孝升是完全了解閻爾梅的性格,他有著得理不饒人的個性,是個撞到南牆,雖然是頭破血流,而不回頭的強角兒。
為了他在監獄裏免生事端,配合惠心師太的營救計劃,龔孝升從萬壽山下來後,就匆匆地來到監獄。
經值守的獄卒反映,閻爾梅四人愉快地將李師爺送來的酒菜,一掃而光,剛收拾完殘局,他的心才稍稍有一點兒寬慰。
“哐” 的一聲,關押閻爾梅四人的牢門大開,龔孝升沉著個臉兒進來,他們四人正坐在草席上敘說分別之情。
閻爾梅見龔孝升進來,立馬從草席上跳將起來,大聲質問;“龔大人,我們犯了何條王法,你竟然將我們關著不放,是什麼意思嘛。”
龔孝升沒好氣地說;“在天子腳下打打殺殺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們是自衛反擊,一心想抓住小偷,為民除害。”
“小偷呢?本官隻知道舉報人說你們是以強欺弱,打著狗婆陣兒,擾亂京城治安。”
閻爾梅遇到這樣的官僚,有著百口難辯的感覺,他氣急敗壞地說:“看來你的八字衙門是朝南開,有理無錢別進來嘛。”
“有理?”龔孝升聽後,發出了一聲冷笑,挖苦他說:“你知道‘理’字是怎麼寫的嗎?”
“你……”閻爾梅像受到莫大恥辱,臉色漲的鐵青,氣得一句話兒都說不出來。
歐陽洵見丈夫受到了他好友的侮辱,“唰” 地一聲站立起來,大聲說:“我倒要聽聽你的理字怎麼寫?”
“有理不在聲高嘛,江州才女怎麼像個村野潑婦似的。”
歐陽洵勤伶牙俐齒地反駁道:“無理寸步難行,你身為朝廷命官,因畏懼權勢,在強詞奪理。
“哈哈哈” 龔孝升忽然大笑著說:“看來江東才子和江州才女倆是徒有虛名,連理字都不曉得喲。”
坐在一旁未語的雷震彪,似乎聽出了龔孝升的弦外之音,他微笑著說:“依龔大人之見,理字應該怎麼寫。”
“哎,這個態度就對了嘛!”龔孝升又轉兒挑逗閻爾梅說:“用卿兄,要向雷叔他老人家學習嘛,不懂就問嘛。”
閻爾梅被龔孝升幾個“嘛”字罵得很不是滋味。這算哪門子事啊,無端地被他關押不說,還要遭受他的奚落,真是衙門的耗子,盡拿民間的貓兒尋樂子。
歐陽洵不依不饒地說:“龔大人,你不認理,我和夫君認理兒,請問你們官家的理字怎麼寫。”
“在講理之前,本官要糾正一下閻夫人的措詞,官理民理實際是同樣的理字,就是大王掌控田裏的一撮土而已,這就是“理”字。”
閻爾梅頓時明白了,孝升兄的意思是,你得罪了皇親國戚,哪兒也沒有講理的地方,就隻能自認倒黴。
這時一直拿著詩稿看而默不著聲的周進,他站出來調和著說:“龔大人,我大哥大嫂還是挺敬佩你的,這兩篇詩作就能說明問題。”
龔孝升一聽到有閻爾梅的詩作,頓時精神煥發,他忙接過來,輕輕地吟哦了起來:
《贈孝升》文/閻爾梅
逃名以後總餘年,馬背囊琴不掛弦。
孤竹祠堂喬木拱,弘農形勢大河懸。
華山近接黃神峪,函穀重來紫氣仙。
心曠碑銘昭代製,時邀識者賞牛眠。
另一首同題《贈孝升》,是歐陽洵作的:
捫蘿直上壽山平,虎豹欺人削跡行。
客進雛庵嚐看竹,桃開花蕊不分筋。
杜鵑將去啼無血,桑扈初來賦有鶯。
地近唐陶多古事,攜歸鄉裏問彭鏗。
龔孝升吟罷,長長地噓了一口氣,總算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了,值了,這一趟壽山之行沒有白跑。
“雷老英雄,用卿兄,馬上就要天亮了,你們將就地休息一會兒,等待雪貴妃的結果,如果失敗了,我們就按第二方案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