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書俊坐著軍部的專車,直接開到了韓莊,在師部說明情況後,何書俊被帶到了133團的駐地。何書俊在查看了團部的儲備後,開始了他的任職儀式。
在何書俊做完坑長的演講後,他正式接收了133團,這個團在幾天前和日軍阪本支隊在韓莊前沿激戰了幾天,全團現在隻有四百多人。何書俊對著這些士兵說:“你們在韓莊的戰鬥打得壯烈,我何某人佩服,我畢生敬英雄,而我帶的兵也絕不會有慫蛋。從今日起我何某人將和各位兄弟性命相托,抗擊日寇複我華夏!”
戰事在之後的幾天裏發生了扭轉,國軍雖然在台兒莊給予了日軍重創,但局部的勝利解決不了戰略上的失敗,國軍開始了大規模的撤退。
何書俊在就職後的幾天裏,把陳凡和白啟龍他們從潰兵收容站裏編進了他的133團。團座師部來電說要我們隨162團一起向南撤退,今晚在銅山上火車。何書俊說:“那吩咐下去,準備吃過午飯出發,晚上六點前到達銅山。”
何書俊隨他的133團在銅山上了火後,經河南開封後進入湖北。在撤退後國軍為阻止日軍的攻勢,鑿開了花園口的堤壩,導致花園口決堤,豫東大地一片澤國。80萬人被淹死,上千萬人受災流離失所。肆掠的黃河吞噬了豫東大地,也使前進中的日軍受到了來自中國母親河帶來的損失。
日軍十四師團在決堤後被洪水圍困,日軍不得不於6月17日命令臨時航空兵團全力以赴援助第十四師團方麵的補給。用運輸機、輕重轟炸機,在6月16至24日之間給兩個師團投下補給糧秣、衛生材料等,合計約161.5噸。29日,方麵軍在徐州舉行聯合追悼大會。僅第二軍死於洪水人數便達到7452名之多。日本大本營陸軍部撰有日軍侵華史長編。其中第440頁記載如下:“中國軍隊6月10日左右於鄭州東北掘開黃河堤防,使黃河水向東南方向湧出,采取了水淹戰術,淹沒了自己的廣大沃野,形成了經中牟、尉氏、周口、阜陽連接淮河的大地障,給我軍行動造成極大困難。”日軍一名軍官也在當時的日記中這樣詳細描述了被突如其來的洪水圍困的日軍狀況:“這是一條因黃河決堤而形成的河,走在我前麵的士兵在夜色中過了河。渡過河之後,卻不知該向哪個方向前進。不知哪邊是淺灘,但總之必須過河……”
由河南進入湖北後,何書俊率部在霍山縣外圍修整並協助守軍固防。何書俊在休整的日子裏,帶著白啟龍和陳凡李衛國一幹人,天天在縣城裏做鼓動演講,號召大家參軍抗擊日寇,並不斷的對徐州陸續撤離的散兵進行收編。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努力,何書俊把他的133團擴充到人員一千三百多人,下轄兩個步兵營,每營下轄三個步兵連,團屬偵察連一個,特務連一個,外加一群莊稼漢組成的工兵連。
現在何書俊人是有了但槍卻沒有著落。他不得不再向那個長的肥胖眯眼的師長去求助,這次他帶著白啟龍一起去的,他相信那小子的嘴比他厲害。
何書俊和白啟龍來到師部,等了一下午卻被告知師座今天不回師部了。白啟龍說:“看樣子師座是不待見我們啊!走吧團座。”何書俊不甘心的隨白啟龍回到團部。
“團座你知道嗎?我麼這個團的番號早就取消了,在韓莊戰鬥打完後,133團因為被打殘了,團長也死了有沒有兵員補充,第五戰區就取消了番號。我麼師座好說歹說在取消番號後保留了編製,在整個師裏我們現在是沒名沒分呐!”白啟龍對何書俊說。
何書俊看了一眼他,似乎明白了什麼。“團座這就是師座為什麼老躲我們的原因了”何書俊在就知道那個長的肥頭大耳小眼睛的師座不是什麼好東西,現在他才明白自己其實一直都在被他當棒槌耍。
在國軍中有個慣例,凡是被打的取消番號的部隊,那都是長官們的搖錢樹。應為沒有番號所以不能算正規部隊,有些人便把這些部隊培養成自己的親兵,而有些則把他們當做撈錢的工具。上麵發的軍餉往往是按編製發的,他們有些人把沒有番號的部隊架空,好多拿人頭吃空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