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襲擾(1 / 2)

宋統殷是在黃昏時分抵達武鄉的,留下將官安排大軍入城,自己策馬進城與虎大威彙合,城內的陷阱和地雷還在清理中,不時有爆炸聲傳來。

“武鄉賊在城內埋設不少陷阱,傷了末將手下不少人!”虎大威臉上滿是不甘和憋屈的怒火:“據城內留下的官紳所說,咱們在平陽府往沁州進發之時,武鄉賊就已經收到消息組織撤離了,城內不少百姓跟著他們一起逃了,估計得有半數左右,如今城內還留著的百姓,尚有兩萬上下。”

“兩萬餘人.....”宋統殷默默念了一句,兩萬多百姓加上他領來的三萬大軍,這麼多人每日消耗糧草都是天文數字,能不能撐到平陽府和潞安府的糧草抵達,宋統殷心裏還真沒什麼底氣。

“城內留下的官紳說,武鄉賊在城內挖了不少地道地窖,百姓們把糧食都藏在裏頭.....”虎大威繼續說道:“末將已經派人滿城去搜了,那些窖藏的糧食,應該能緩解一下軍中缺糧的情況。”

宋統殷沉默了一會兒,才默默點了點頭,那些地窖地道裏藏著的必然都是城內百姓的存糧,大軍剛剛入城就劫掠百姓存糧,城內的百姓們必然會被推到武鄉賊的懷抱中去,失了民心,這武鄉之戰就會困難重重。

可宋統殷也不可能眼看著軍中斷糧,軍隊尚在掌中,就還有求勝的資本,若軍中因斷糧而嘩變了,這一仗自己必然一敗塗地。

宋統殷別無法他,隻能是點頭應承了:“暫且苦一苦百姓,罵名本官來擔,待平陽府等地的糧草抵達,再補給他們便是。”

兩人說話之間便來到了縣衙,縣衙門口的地磚都被掀開,挖得坑坑窪窪的,虎大威見宋統殷皺眉打量著,解釋道:“宋巡撫,武鄉賊在縣衙埋了地雷,末將都差點被炸到。”

宋統殷點點頭沒說話,跳下馬來走進縣衙裏,進了縣衙大堂,卻見大堂裏的牌匾從“明鏡高懸”換成了“倡義救民”四個大字,兩側的對聯也換了一副——兵將齊心護百姓,萬民擁戴覆乾坤。

“反心昭然!”宋統殷冷哼一聲,忽然發覺大堂案上擺著一封書信,皺著眉去取來查看。

“這信是武鄉賊留給您的,末將沒有拆看。”虎大威解釋了一句,宋統殷點點頭,拆開一看,不出所料,信中都是些勸降的話,讓宋統殷為萬民百姓著想,不要再依附於隻知壓迫剝削、內不能安黎庶、外不能禦韃虜的朝廷,乖乖投奔武鄉義軍,助天下萬民扭轉乾坤。

“站在人民這邊......”宋統殷念著最後一句,不由得嗤笑一聲:“杜魏石,杜常之,聽說十二歲便得了童生試三考第一,後來科場舞弊被朝廷下令禁止科考,此人確實是個人才,這篇勸降的信寫得冠冕堂皇、情真意切,隻有這最後一句太過突兀了,應當不是出自他的手筆,是別人添上去的。”

虎大威對文章詩詞毫無興趣,見宋統殷讀完了信,哼了一聲:“宋巡撫,那些武鄉賊在縣衙後院廂房中給您安排了一桌酒菜,看樣子是勸您投降的‘誠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