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炮轟(1 / 2)

戰鼓聲隆隆響起,隨即就被火炮轟鳴的巨響蓋過,大團大團的白煙從炮口噴湧而出,瞬間彌漫了整個東岸,震耳欲聾的巨吼震動得整個天地都在微微晃動,引得木製的望樓也輕輕搖晃起來,讓吳成不由得抓緊了欄杆。

“曹文詔帶來的火炮還不少!”綿正宇瞪圓了雙眼朝對岸看去,對岸的官軍正在布設火炮陣地,無數衛所兵和團練鄉勇被驅趕到河岸邊挖掘堆砌炮位炮台,曹文詔明顯仔細研究過吳成在涅水之戰中的炮位布置,麵向武鄉水東岸的一方用泥土壘起了護牆,隻留下炮孔供火炮射擊,而護牆後的地塊都盡量鏟平,方便火炮隨時轉移。

武鄉義軍自然不可能放任官軍安安全全把炮位布置好,上百門火炮搶先開火,用無數炮彈和炮子阻擾對岸的官軍行動、給予布置炮位的官軍大量殺傷。

“曹文詔是認真研究過咱們的!”吳成淡淡回了一句,也瞪著雙眼觀察著對岸的情況,火炮噴湧的白煙形成一道薄薄的白霧,炮彈和炮子將對岸炸得土塊飛揚,這些都讓吳成的視線受到極大的限製,讓他恨不得現在就變出一副望遠鏡來。

“對付火炮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比對方更多、射程更遠、威力更強的火炮,曹文詔清楚這個道理!”吳成的視線落在五門騾馬拉著的重炮上,這幾門火炮皆長身管、紡錘形,單看炮口就知道口徑一定不小。

牽著騾馬、穿著邊軍甲胄的炮手,將騾馬停在武鄉義軍的火炮射程外,開始指揮衛所兵挖掘炮位,吳成一皺眉,轉身正要詢問綿正宇,綿正宇卻也注意到了那五門重炮:“是紅夷炮,這種炮隻有重鎮名城才有裝備,在山西,也隻有太原和大同才有裝備,看裝束,是大同邊軍的炮隊來了。”

吳成麵上一陣嚴峻,大明與蒙古諸部交戰兩百多年,大同鎮首當其中,在東虜崛起之前,一直是九邊最緊要的重鎮,故而大同邊軍也是大明火器化的先鋒,如今通行於九邊邊軍的戰車營,便是俞大猷在大同率先創製的。

火炮也是如此,山西產煤,大同又有九邊規模最大的兵工廠,九邊邊軍的火器就有不少產自大同,寧遠之戰中大發神威的紅夷大炮,便是大同所產。

曹文詔確實是仔細研究過武鄉義軍的,所以他才費心從大同要來了一支炮隊,雖然隻有五門紅夷炮,但武鄉義軍沿武鄉水布置的火炮大多是輕炮和中型火炮,射程根本夠不到這些紅夷炮,也就無法進行反製,隻能眼睜睜看著它們把一個個炮位敲掉。

好在曹文詔也隻有五門紅夷炮,若是多個幾十門,武鄉義軍的防線堅持不到一個時辰就會被他的炮隊切碎了。

對岸的官軍自然不會白白挨打,已經進入炮位的,迅速開火還擊,還沒來得及進入炮位、或者炮位還沒構建完成的,便原地排開火炮還擊,試圖壓製東岸的武鄉義軍,無數炮子炮彈在武鄉水上方的天空肆意橫飛,有些炮彈撞在一起,在空中炸開一朵朵裹著濃烈火藥味的“花朵”,武鄉水兩岸土石飛濺,不時有殘肢斷臂被炸上高空,又飛速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