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州城外,臨近小漳水有一座漳河村,漳河村外有一座風景秀麗的大莊子,這莊子原來屬於一位沁州知州的親戚、人稱侯三爺的產業,武鄉義軍全取沁州之後,平日作惡多端的侯三爺被公審後砍了腦袋,這莊子拆了堡牆碉樓,留給他的家眷居住,但孤兒寡母的如何能守著一個空莊過活?於是便把莊子給賣了,回南方老家投奔親戚。
接手這莊子的,是沁州本地姓鄧的一位鄉紳,十五歲時在山東當同知的父親替他捐錢買了個國子監的監生,沒想到這監生一當就當了四十多年,沁州從官紳到百姓都瞧不起他,平日飽受冷眼,於是便被熟知沁州官紳內情的洪磊策反,和武鄉義軍勾勾搭搭、傳遞情報,待武鄉義軍全取沁州,他本來也因為地位低下沒法做什麼惡,就此翻了身。
武鄉義軍底蘊不足,自己的官僚隊伍還沒有培養成型,從軍隊到地方到處都缺人手,這位鄧監生好歹也是讀過書的,便安排在洪磊手下,替他寫一寫公文文報什麼的。
但這位鄧監生好不容易翻了身,往日裏壓抑的情緒和屈辱迸發出來,鼓起了他的野心,又哪裏肯老老實實當個收發公文、書寫文報的書吏,私下裏便勾結幾個同樣野心勃勃的鄉紳,搞搞走私、買賣情報什麼的副業,之所以盤下這個莊子,也是因為這莊子毗鄰小漳水,莊內還建有港口,方便他們的副業。
於是,便有人拿著一堆的證據找上門來了。
站在自家的門前,鄧監生隻感覺自己的雙腳有千斤重擔,但莊門卻吱呀一聲打開,自己那充作門房的遠房表侄伸出頭來看了一眼,趕忙迎了上來:“老爺回府啦!老爺,那幾個人說讓您回來直接去書房。”
鄧監生沉重的點了點頭,瞥了一眼身旁一名護衛家丁,見他虎視眈眈的盯著自己,不由的咽了口口水,不敢拖延,急匆匆往書房走去。
剛到書房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卻見幾名身穿家奴服飾的漢子走了進來,為首一人左手缺了根手指,惡狠狠的瞪了鄧監生一眼,吩咐其他幾人守衛四周,這才大剌剌的坐在主位上,鄧監生趕忙撲通一下跪在地上,畢恭畢敬的行禮:“草民參見百戶大人,今日散會遲了,讓龐百戶久等,請大人見諒!”
“無妨,我等錦衣衛隻捉禍國亂匪,你忠心為國,我等就不會為難你!”那龐百戶咧嘴一笑,卻沒有讓鄧監生站起來的意思,問道:“監生,今日這場會,招了沁州三城這麼多逆官匪將前來,所為何事?”
“首先是為大人們刺殺洪賊一事.....”鄧監生趕忙竹筒倒豆子一般活盤托出:“吳帥.....吳賊在會上大發雷霆,把負責統領輔兵維持城內治安的常賊和如今管理沁州城政務的前沁源縣丞彭賊痛罵了一頓,給了他們十日的期限,讓他們把各位大人揪出來,另外還要在城內清查人丁,組織流民建設流民營集中居住,還要抽調軍兵加強沁州三城的巡查和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