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鄉城下一片人馬斯嚎的景象,一個個嚴整的軍陣從城池旁繞過,直往懷慶府城而去,城牆上的團練鄉勇都萬分緊張的看著城外經過的大軍,城內一片黑雲籠罩的氛圍。
吳成策馬登上城邊一座小山坡,張獻忠也正在此處,用手在額上搭著涼棚,遠遠觀察著遠處的柏鄉城城樓上的一眾官紳。
“楊嗣修倒是守信,糧草都在城外十裏廟給咱們備好了!”張獻忠見吳成過來,哈哈笑道:“但是你們武鄉義軍派去的書吏他沒有放進城去,看來也不是真心想要和咱們合作的。”
“到底還是大明的官紳,不逼到絕境,哪能這麼輕易和咱們這些反賊合作?”吳成無所謂的聳了聳肩,吳成聽聞楊嗣修與張獻忠“議和”之事,本來準備效仿在潞安府的方法,派些書吏和教導入柏鄉城去清查柏鄉城的戶口、文書、稅賦什麼的,日後無論是和平占領還是攻陷柏鄉城,都能方便武鄉義軍迅速建立統治。
很明顯,楊嗣修並沒有像潞安府城的沈王和官紳一樣在心理上徹底陷入絕境之中。
“咱們大軍從柏鄉城而過,就是為了向楊嗣修他們示威!”吳成眯著眼看著遠處城樓上小黑點一般的楊嗣修,他似乎也在查看著這邊:“拿下懷慶府城,咱們再回師和楊嗣修談談便是。”
張獻忠嗬嗬一笑,轉頭問道:“這楊嗣修額跟他打過幾次交道,是個大明忠臣,若是到時候他還是不同意,你怎麼辦?”
“那就隻能涼拌了,敲詐敲詐一筆錢糧撤軍,難道還真的攻城不成?”吳成毫不在意的笑了笑,馬鞭指向軍陣中幾麵寫著大字的素白的旗幟:“咱們入河南是來吊民伐罪、為民伸冤的,像楊嗣修這種有民心、有民望的清官好官,能不動就盡量不要動。”
河南的形勢和山西不同,武鄉義軍初入河南,還沒來得及建設穩固的根據地,黃錦領一部護送杜魏石和其屬下的教導、工作隊潛入河南府的澠池、新安等地村寨創建根據地,這些地方背靠武鄉義軍控製下的垣曲,若有意外能夠安全撤退回山西,草創的根據地極為脆弱,杜魏石和黃錦他們暫時都隻能在地下進行活動。
在河南的根據地穩固下來之前,吳成統領的武鄉義軍主力就得長期處於運動作戰的狀態下,以吸引明軍的注意力,方便杜魏石和黃錦的暗中行動。
運動作戰講究的就是機動靈活、把握勝機,要牽著敵人的鼻子跑,自然是阻礙越少越好、越多的百姓支持越好,所以像楊嗣修這種有民心的清官,就必須盡力去團結,如鄭王那樣的惡鬼,就要盡量去消滅。
武鄉義軍和農民軍的聯軍也打出了“吊民伐罪、為民伸冤”的旗號,聲稱大軍入豫,是為了解救被藩王宗室迫害的百姓佃戶、為民伸冤、隻殺官不殺民,希望能以此團結那些被藩王壓得透不過氣來的佃戶們。
“吳元帥!”李萬慶黑著臉策馬而來,冷冷哼了一聲:“那幾個拆百姓房子的老營兵,額親自處置了,以後這些家夥不勞武鄉義軍捕捉,額自家會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