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鵲巢(1 / 2)

“左良玉那邊呢?不說給錢給糧,他手下五萬多人,就不能分些兵馬來幫咱們?“又有一名官紳問道:“哪怕隻有個一兩千人,有這些正經上過戰場的兵卒做骨幹,咱們防禦麻黃等地也有了幾分底氣。”

“左良玉連襄陽堅城都能拋棄,還能壯著膽子來幫咱們?”那年輕的官紳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笑話似的,冷笑著說道:“平賊將軍、遇賊即遁,禍害起百姓來倒是一等一的厲害,他從河南一路逃來湖廣,又從湖廣逃到南直隸,這鳥廝,靠不住!”

“話也不能這麼說.....”那名提問的官紳分辯道:“左良玉如今要去鳳陽拱衛大明祖陵,其實就是要盤踞中都,這大夥都知道,有咱們在前頭擋著,左良玉和賊寇之間隔了一層咱們,他也不用擔心被賊寇突襲,能夠安安穩穩的呆在鳳陽,這對他來說也是件好事,讓他派些兵馬來助咱們,又不傷他根本,我看他會願意的。”

“理是這麼個理,可左良玉這廝連朝廷的話都不聽,咱們也不可能靠著三言兩語說動他,得備著一份厚禮,而且得按照五萬人的糧餉去備著!”梅之煥找了個椅子坐著,身子有些癱軟下去,嘴裏也忍不住抱怨道:“天子哪怕一文錢、一個兵不給也行,好歹給老夫實權,派捐、賣官、設卡收厘、插手茶稅鹽稅,甚至去向那些不聽號令的官紳打秋風,怎麼也能弄出錢糧來,如今隻給個團練使的虛職......靠著咱們幾代積蓄,能養起多少人馬?”

暖亭之中又是一陣沉默,一名官紳望著亭外又漸漸落下的雪花,長歎一聲:“君非君、臣非臣、賊非賊,君使臣如奴仆,臣何以事君以忠焉?孔孟之道不遵,天命何以固焉?竊國.....”

“久輔!慎言!”梅之煥見那官紳越說越過分,當即臉色一變,大喝一聲打斷了他,那官紳猛然驚醒,見暖閣中的官紳一個個臉色難看、話也不敢說,趕忙起身行禮:“是愚滿胸怨懟、一時失言,請梅老和諸位原諒則個。”

梅之煥喘了口,點點頭:“久輔,今日在座的,都是信得過的同道,你在這說出那妖書裏的亂言沒什麼,可若是在外頭失言.....朝廷會夷你三族!”

那名官紳趕忙站直了身子,低下頭擺出一副乖乖受教的模樣,老老實實的回應道:“謝梅老教誨,愚日後絕不會再犯了。”

梅之煥點點頭,示意他坐下,那名官紳落座以後猶豫了一陣,又問道:“梅老,那份妖書,您也是認同其中一些道理的,如今武鄉賊和流寇入湖廣,跟流寇對戰咱們沒二話,可是武鄉賊.....咱們真要和他們為敵嗎?”

“我認可的道理,是其中愛民護民、以民為本的道理,可沒讚同武鄉賊的反亂之言!”梅之煥嚴肅的說道:“我等世受皇恩,自然要為大明、為天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確,武鄉賊確實為貧苦百姓做了不少事,但他們終究是反賊,我等又豈能助反賊行反亂之事?再說,如今天下紛亂,不也是因為賊寇四起的緣故嗎?平滅了這些賊寇,天下安定,朝廷也能喘口氣了,自然能輕徭薄賦、愛民護民,行孔孟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