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京營(1 / 2)

周鳳梧又誠惶誠恐的捧著茶杯接了茶,回道:“吳帥,末將之前也說了,朝廷倚重將門,是無奈之舉,既然是無奈之舉,自然就有不少的問題。”

周鳳梧啜了口茶,說道:“將門把持高位,父死子替、兄死弟繼,寒門將官基本沒有出頭之日,隻能依附於將門,而父子兄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少,多的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將門衰,便是軍勢衰,大明國初之時能北逐漠北,至明中期之後,卻是步步退縮,困守於長城之中,與將門一代不如一代,而寒門良將又出不了頭有很不少關係。”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吳成點點頭,周鳳梧自己就出自將門,卻如此評價將門,可見其對將門意見之大。

“吳帥說的是.....”周鳳梧點點頭,繼續說道:“除此之外,將門之中全以家丁多寡而成勢,家丁多則將門興、家丁少則將門衰,故而作戰之時常常為保存家丁而梭巡不前、抗命不遵,甚至各自為戰、臨陣脫逃,大明各軍,千人之內的戰鬥連東虜都時常吃虧,可一旦要打起上萬人的大仗,各家都怕把自己的家底拚光了,誰敢奮勇向前?所以麵對東虜才會屢戰屢敗!”

“而且將門植根於本土,又有家丁為依托,自成體係,導致朝廷既無法插手,也沒法對將門子弟重懲,軍法便漸漸不可行,比如天啟元年,杜文煥鎮守延綏,朝廷詔其集兵援遼,杜文煥有意遣兵出河套,搗巢以致寇,引來河套諸部的報複,寇掠延綏、屠戮邊關百姓,朝廷集延綏邊軍援遼的計劃也就此擱置,但杜文煥不過是解職待勘而已,不久後又重新起用。”

“如此說來,我們在柳溝之戰中消滅了杜文煥,也算是給邊關遇難百姓報仇了......”吳成聳聳肩:“這大明的將門都是如此,東虜不敢碰、北虜咬軟肉,對付起咱們這些義軍,卻是個個奮勇爭先。”

“對付義軍,不會損傷家丁,白撿的功勞,誰不喜歡?”周鳳梧頓了頓,臉上又浮現出一絲尷尬的神色:“但武鄉義軍全殲曹文詔杜文煥、滅張鳳儀、又在通許攻滅四千川軍,與武鄉義軍作戰也會大損家丁,此事恐怕已經流傳於將門之中了.......左良玉逢武鄉義軍便逃,恐怕也有這方麵的考量。”

吳成自豪的笑了笑,輕輕點了點頭算是默認,周鳳梧理了理情緒,繼續說道:“除了這些之外,將門自成體係,朝廷強勢之時,還能有所控製,可一旦朝廷弱勢,將門就往往會不聽朝廷調遣、督撫節製。”

“曾有人言:將門長期鎮守邊陲,視之猶閭裏故舊,與塞外部落馬蹄絡繹,聲息時通,厚利甘言,往來不絕,興販殖利,其物力則猗頓、陶朱也,其蒼頭、義兒皆拖曳金紫、布列偏裨,而足以貧人、富人、生人、殺人者也,又所與誓矢剄頸、結歡投好者,故其家丁健兒,文吏自顧不如遠甚,以至於督撫有為大帥驅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