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武昌(1 / 2)

長江江麵上爆發出一陣驚天動地的雷霆之聲,隨即煙霧彌漫了江麵,數十發鐵彈衝破煙霧,飛射至漢口鎮港口之上,在港口上蜂擁著搶船渡江的兵卒官紳中碾出一條條血路,有艘剛剛離開碼頭的畫舫船底被炮彈撕開一個大口,向著一邊慢慢傾斜下沉,船上擠著的士人官紳驚叫連連,不時有人墜落下船,向著岸邊拚命的遊去。

吳成勒住受驚的戰馬,街道兩旁夾道歡迎的貧民們驚慌的亂逃亂竄,街麵上亂成一片,前方的武鄉義軍部隊趕忙分出人手組織百姓們疏散。

不一會兒,藺養成策馬趕了過來,一臉憤憤不平的彙報道:“吳帥,先頭的弟兄到了港口外圍,官軍的水師許是看到咱們的旗號,所以放炮轟擊港口船隻,炸死了不少想逃去武昌的官紳兵卒。”

吳成凝眉看向港口方向,那裏依舊是炮聲隆隆,官軍水師顯然是在有組織的摧毀港口上停泊的船隻,哪怕這些船隻上承載的都是心向朝廷的官紳士人、兵卒將官。

漢口鎮顧名思義,乃是漢水注入長江的口岸城鎮,成化年間,漢江改道自龜山以北注入長江,將古漢陽城一分為二,位於南岸的城池依舊稱漢陽城,北岸的則改稱漢口鎮,明廷設漢口巡檢司專職管理漢口市鎮。

至萬曆年間,漢口因其同臨兩江的黃金地段而逐漸成為一座“商船四集,貨物紛華,風景頗稱繁庶”的新興商業城鎮,湖廣地區的漕糧和運銷湖廣的淮鹽皆自漢口轉運,至崇禎年間,漢口更加繁盛,與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鎮、河南朱仙鎮一起並稱四大名鎮。

四大名鎮之中,漢口鎮建鎮最晚,又是一座純粹的商貿城市,加上湖廣承平日久,武昌地區兩百餘年沒遭過兵災,故而漢口鎮時至今日連城牆都沒有,城內外隻有三四座洪如鍾主政湖廣時期建造的小堡用來防範土寇,對付拖著紅夷大炮而來的武鄉義軍,自然是不堪一擊。

所以唐暉逃回武昌之後,就打算放棄漢口鎮,不單單是放棄漢口鎮,他下令將周圍城鎮統統放棄,把守軍都集中到武昌城內,還傳令各地官紳的團練也到武昌城集合,又派人去楚南苗地再調苗兵北上守衛武昌。

武昌乃是湖廣省城、中南名城,城堅池廣,加之湖廣又是魚米之鄉,城內儲糧充足,有充足的兵馬據守,並不是沒有守住的可能,但集中兵力、整合團練都需要時間,苗兵來援武昌也需要時間,武昌城能不能在這段時間內堅守住,唐暉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官軍水師隔斷長江和漢水江麵之上。

所以唐暉一麵盡量將漢口鎮府庫的金銀糧食都搬去武昌,一麵留下兵卒準備焚燒掉漢口的各個港口和船隻,但武鄉義軍來的太快,那些留守的官軍兵卒見了武鄉義軍前鋒旗幟,更是直接一哄而散,唐暉無奈,隻能派水師炮轟港口、縱火船燒毀漢口各個港口內的船舶,導致不少在港口搶船想逃往武昌的官紳士人沉入江底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