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初升,照得平靜如鏡的漢水江麵波光粼粼,李明忠穿戴著一身鮮亮的甲胄立在船頭,伸手感受著撲麵而來的江風。
“革命元年、崇禎八年,大熙水師初戰!”李明忠意氣風發的說道:“此戰必須記錄詳實,日後我大熙水師要縱橫四海、環繞全球,後人讀史至此,可知我大熙無敵水師第一戰,便是在這漢水之中!”
身旁一名記錄官正用炭筆在一本隨身冊子上記錄著,隨著大熙軍軍中夜校和大學堂的發展,軍中掃盲初有成果,大熙軍開始挑選識字會文的老兵充入各部擔任記錄官,歸屬參謀部統轄。
自古以來記錄史料的大多是不懂軍事的文人,對軍事方麵有不少的臆想和失真,唐時李靖與唐太宗召對之時就吐槽過“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軍事是一門極為複雜的學問,沒有專業的人員對戰史進行記錄和整理,自然會錯漏百出、不堪一用。
因此大熙軍才會在軍中專設記錄官一職,這些記錄官實際上相當於軍中的史官,跟隨各部作戰、訓練和生活,將軍事行動、日常訓練、作戰會議、功績表彰等方麵的內容進行整理和記錄,作為第一手材料,方便日後總結大熙軍軍隊建設的成果和教訓、研究大熙軍的發展曆程,也方便大熙軍的曆代傳承。
李明忠看著記錄官認真記錄的模樣,微笑著點點頭,轉頭看向遠處,隻見得遠處的江麵上,朦朦朧朧出現一艘艘船艦,排著幾列縱隊,逆著漢水北上。
“逮到你們了!”李明忠微微一笑,揮手道:“擂鼓、舉旗!各部準備,聽本提督號令,消滅他們!”
鄱陽湖水師千戶張虎急匆匆的趕到甲板上,朝著前方遠遠看去,一支船隊正在江上排列陣形、搶占著上風方向,朝著他們逼迫而來,為首的旗艦掛著一麵“倡義救民”的紅旗,即便是在這麼遠的距離,也顯得極為醒目。
“是武鄉賊的船隊!”張虎啐了口唾沫:“四十多艘戰船......看來是專門等著咱們的,好家夥,竟然還敢殺出來和咱們堂堂陣戰!”
“各船艦布列陣勢、放下小船,準備接戰!”張虎怒吼下令,看向遠處的大熙水師,不屑的哼了一聲,他知道大熙水師來自於投誠的洞庭湖水師,洞庭湖水師是個什麼樣的空架子,張虎一清二楚,所以心中沒什麼戰爭來臨的緊張感和壓力,反倒是躍躍欲試。
鄱陽湖水師雖然也是個空架子,船艦缺乏維護、水手大多欠餉,但好歹還維持個船多人多,如今自己手下的船隊,光戰船就比對麵多了一半多,水手們又剛剛補了餉、領了賞,正是士氣最旺的時候,全殲大熙水師不敢說,但突破他們的防線應當不成問題。
鄱陽湖水師的船艦開始放下小船,船上的火炮都扯去炮衣,排列著看似整齊的陣勢朝大熙水師逼迫而去,大熙水師的船艦卻開始減速轉向,將側舷麵向鄱陽湖水師,一艘艘整齊的排開一個鬆散的隊形,仿佛如一道牆一般,攔在江麵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