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反騎(1 / 2)

吳成笑出了聲,阿拉特裏斯德之前沒說錯,傭兵確實也是商人,而他不僅是一個優秀的傭兵,還是一個優秀的商人。

吳成之前還在奇怪,阿拉特裏斯德如此老老實實的把歐洲軍隊的問題都擺出來,既然歐洲軍隊無法給大熙的軍事進步提供參考的價值,那他這個熟悉歐洲軍事的老傭兵對大熙還有什麼用處?如何自抬身價?

沒想到他是玩了招欲揚先抑的把戲,戲肉落在了最後的火槍騎兵之上。

吳成倒是無所謂,大熙軍如今最拖後腿的便是騎兵,雖然吳成將馬政提升為國策,大興馬場畜養馬匹、訓練騎兵,但大熙這些半路出家的騎兵的技戰術用常規方法是怎麼也不可能追上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蒙古騎兵,而單靠馬政畜養戰馬,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追平蒙古草原上出產的戰馬。

而東虜必然不會給大熙那麼多發育時間的,如今東虜入寇大軍已經撤軍北返,他們在關內搶掠了個飽,必然是要趁著有充足的物資的時候在遼東興起大戰試圖拔掉寧錦防線這顆釘子,以明國如今的狀況,能擋住東虜多久,吳成沒什麼信心。

所以隻能什麼法子都用一用,病急亂投醫,再差也不會比如今的狀況還差。

阿拉特裏斯德還在推銷著自己:“殿下,馬哈讚幹河之戰在歐洲很出名,不僅僅是因為葡萄牙的國王戰死在此戰、引發了後來葡萄牙滅國一事,還是因為此戰證明了缺乏輸出能力的步兵方陣就是待宰的羔羊,葡萄牙軍隊中將近八千人是長槍手,而這些長槍手除了給敵人留下木材外毫無作用,摩洛哥的騎兵哪怕是傳統的弓騎兵或標槍騎兵,長槍方陣麵對他們的圍攻也堅持不了多久。”

吳成不由得皺了皺眉,他明白阿拉特裏斯德話語中的意思,大熙軍因為缺乏足夠的騎兵部隊,步兵方陣還是長矛手、刀牌手和火銃手、火器兵混編,近戰步兵所占的比例不低,而東虜如今編練的烏真超哈有騎兵部隊作為依托和掩護,甚至能完全裁撤掉長矛部隊和近戰步兵,全員使用火銃火器單獨成陣。

麵對全員火器化的烏真超哈,一貫以火器犀利著稱的大熙軍甚至有可能在火力輸出上輸給對方。

缺乏火力輸出的步兵軍陣隻能是被動挨打,衛河邊的白杆兵軍陣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們依舊是紀律嚴明、陣形嚴整、士氣高昂,可麵對闖營的騎兵和大熙的火銃協同,交手不過幾回合就崩潰了。

吳成坐回了自己的位子,心情有些沉重,阿拉特裏斯德抬頭看了看吳成,露出輕鬆的笑容,安慰道:“殿下,我說過,對付騎兵最好的辦法還是使用騎兵,火槍騎兵的個人素質雖然比不上那些從小生長在馬背上的遊牧弓騎,但訓練簡單、成本也相對低廉,有他們配合步兵軍陣和精銳重騎,至少不會吃虧。”

會不會吃虧吳成不知道,但他知道阿拉特裏斯德的那句話說的對,周鳳梧同樣也說過對付騎兵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騎兵,東西方的將領不約而同的達成一致,他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點點頭:“既然如此,就請上尉這兩天啟程去襄陽,與我大熙漢江軍校校長見個麵,擬一份訓練章程出來,騎兵火槍的圖紙什麼的,也勞你繪製一份,交給棗陽兵工廠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