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百姓(1 / 2)

北國尚在尚在大雪紛飛之時,襄陽府已處在化雪之時,融雪彙成小溪,仿佛吸走了世間所有的熱量,凍得人瑟瑟發抖。

盧象升捧著一堆書冊,滿臉疑惑的走進一間長木房中,將書冊隨意往床上一扔,脫了鞋子在火爐上烤著,衝一旁一名胡子花白、伏案忙活著的老秀才問道:“老先生,今日學堂不上課嗎?怎麼學生都沒來?”

“化雪了忙著春耕呢,學堂放了幾天假,讓學生回家幫忙……”那老秀才抬起頭來,略帶疑惑的解釋道:“盧先生,你沒收到通知?好不容易雪停了,各村能勞動的都去搶耕了,咱們學校那些年輕的先生也都下田去了,不止咱們這些老百姓,上麵還調了部隊來幫忙。”

盧象升恍然大悟,起身來到案桌後翻找一陣,抖了抖手裏的一張通知,尷尬的笑道:“昨日匆匆瞥了一眼,忙起來就忘了個幹淨。”

“也正好,留在這陪俺這老頭子好好整理下教案……”老秀才啜了口濃茶,揉了揉有些腫脹的眼睛:“朝廷發下來的這些什麼課程指導的,和咱們以前開蒙學的東西差別不小,咱們自己都得好好學一陣子…….嘖,也不知道禮部什麼時候騰出手來,派工作組過來集中培訓。”

“那個‘指導’我研究了幾天,已經整理過了……”盧象升在自己的床上堆著的書冊中翻找了一陣,抽出一本寫得密密麻麻的冊子,遞給那老秀才:“終究隻是‘指導’,並非強製性的,裏頭一些課程升學隻作為參考,咱們也沒先生去教,所以不用去管,隻有這算學科和經典科改了許多內容,需要咱們好好研究一番。”

“特別是這經典科,上麵是專門挑選過的……”盧象升翻閱著那份“指導”,嘴角掛著一絲冷笑:“同樣的四書五經,北邊挑出來的是君臣綱常,他們挑出來的卻是‘四民平等、民貴君輕’,聽說禮部尚書梅漣乃是溫陵門人,這大熙說是尊孔孟二聖之道,但實際上卻更傾向於溫陵居士李贄的學說。”

那老秀才滿頭霧水的抬起頭來,盧象升卻沒注意到他的動作,默然了一陣,歎道:“也是瞎操心,咱們這個小學堂裏,學生都是周圍十幾個村子裏的娃娃,最多呆上個兩三年開了蒙、懂些算數便會離開,也沒什麼人會去科舉考學,那些經典什麼的他們也學不了太深,最多了解個大概而已。”

老秀才尬笑幾聲,說道:“盧先生,聽說你是進士出身,你來之前,咱們宜城這塊的學堂裏學問最大的不過是個六十多歲的老舉人,你正值壯年,又是正經的進士,來咱們這個村裏的小學堂,委屈你了。”

“委屈不委屈,別人說了不算,自己心裏知道便行!”盧象升坦然的大笑幾聲:“熊太蒙、王叔任他們願意當官的當官、願意回鄉的回鄉,我隻願當著這個教書先生,教書育人,挺好的。”

老秀才點點頭,低頭仔細看著盧象升的那本冊子,偶爾詢問幾句、嘖嘖稱奇,看了幾頁,忽聽得敲門聲響,房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一個凍得紅撲撲的、還掛著鼻涕的臉蛋伸了進來,稚嫩的童聲也隨之響起:“老先生在否?盧先生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