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銃響,驚走了附近樹上的飛鳥,黃錦吹散了銃口的硝煙,一邊有條不紊的填裝火藥,一邊看著親兵奔上前去檢查標靶。
“彈中心髒位置,透穿!”那名親兵高聲彙報著,周圍的將官低低歡呼一聲,一旁的宋獻策哈哈一笑,收起了望遠鏡,奉承道:“武成侯不愧百步穿楊的威名,一百六十步還能精準命中要害。”
“百工院的望遠鏡,再配上精致的自來火銃,老銃手打的準沒什麼好稀奇的!”黃錦嗬嗬笑著,拍了拍手中的燧發槍:“這自來火當真是好用,隻可惜沒法大量裝備軍中,鳥銃隊沒法排列緊密的陣型,得預留空隙,這自來火卻可以肩並肩排陣,光這一點,火力就能夠大大增強。”
“百工院專門組織了一個小組,畢懋康牽頭,何老匠都從佛山調回了襄京……”宋獻策聊天一般說著:“解決了啞火的問題,就能嚐試著大量製作裝備軍中了,執政發過話了,隻要能批量生產,成本高一些也沒關係。”
“那也趕不上和東虜的戰事了!”黃錦搖了搖頭,舉起燧發槍瞄準著:“開封那邊送來緊急軍情,東虜有異常調動,鑲紅旗和東虜天佑軍正在往直隸和河南邊界移動,已經有東虜的小股探馬闖進開封府偵查了。”
“咱們要過冬,東虜也得過冬,今年東虜應該不會對咱們發動進攻的!”宋獻策搖了搖頭:“京師繳獲的那些漕糧能不能讓東虜吃完這個冬天都難說,依我看,東虜首要目的還是攻略山東抄掠。”
“我也是這麼覺得的!”黃錦點點頭,扣動扳機,揮揮手驅散彌漫的硝煙:“東虜調動兵馬,估計也是擔心咱們趁他們兵進山東之時殺入直隸,所以才陳兵威懾,至於那些探馬,估計是為日後東虜侵襲河南做準備。”
“聽說明國太子到現在還困在濟南……”宋獻策用望遠鏡看著遠處的標靶,笑道:“史可法和馬士英拿著崇禎皇帝的遺詔要北上迎駕,都被左夢庚給攔了回去,兩邊還發生了衝突,也是有意思,東虜在外虎視眈眈,他們自己人先打起來了。”
“此事我也看了情報,兩邊還算克製、沒動刀兵隻是互毆,死傷了兩三百人……”黃錦填裝著彈藥,露出一臉嘲諷的笑容:“左良玉那八十萬大軍打仗不怎麼樣,鬥毆倒是一個賽一個的勇猛,揍得史可法手下的南兵一口氣退過了江去。”
“手裏沒兵,腰杆就硬不起來,史可法他們隻能靠孫傳庭了…….”宋獻策也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孫傳庭手裏才多少人?真要火並起來,怕也不是左良玉的對手。”
“所以軍情處傳來的情報說,馬士英已經準備妥協了,請了逃到江南、當年提拔了左良玉的東林黨黨魁、前戶部尚書侯恂去勸說左良玉,估計最少要給他一個伯爵之位了。”
“侯恂,我記得他從崇禎三年被誣下獄就一直關到明國滅亡,這麼個人物,能安心為馬士英他們效力?”黃錦有些疑惑的問道:“怕是到時候和左良玉沆瀣一氣,反倒是成了左良玉插在南明小朝廷裏的棋子,跟馬士英、史可法他們唱對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