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局外(1 / 2)

如今正在揚州爆發的大戰,對於殘明來說是生死之戰,對於大清來說是影響朝局的一場決戰,但大熙在其中卻如同局外人一般,暗地裏動了不少手腳,明麵上卻漠不關心,相對而言,反倒是民間對揚州之戰關注更多,特別是那些還心係大明的前明官紳,甚至於日日夜夜的為殘明焚香祈禱著。

揚州在大戰,大熙實際上也沒閑著,四方邊角之地同樣戰火不斷,隻是對於大熙來說,這些邊角海外之地的戰爭相比揚州更為緊要,揚州打得再激烈,大熙也沒有摻和的打算,不過是等個結果再走下一步棋而已,而這些邊角海外之地的戰爭,卻關係到華夏的未來。

軍機處中的布局與以往沒什麼兩樣,大堂中央排列著一個個沙盤,周圍懸掛著一張張地圖,有些粗陋、有些精準,吳成繞了一圈,停在一副地圖前:“這麼說來,鄭家攻打巴達維亞是確定受挫了?”

“南洋總理衙門的報告說,鄭家損失戰船十餘艘,精銳鐵甲兵數百,已經暫且停戰休整了......”劉文秀在地圖上點了一下:“鄭家和紅毛番的戰鬥沒什麼意外,意外是在巴達維亞以西的一個南洋小國,此國名叫馬打藍蘇丹國,據情報說,是鄭家在向當地土著征糧之事侵犯了他們的國界、殺死了他們的一個貴族,所以馬打藍才忽然和紅毛番聯盟,調派了兩萬餘兵馬突襲了鄭家的船隊和圍城營地,鄭家措手不及,因此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馬打藍我有印象.....”吳成點點頭,回憶著軍情處送來的情報:“此國信奉回教,當代國王也是個英主,國勢正是全盛之時,他們與巴達維亞的紅毛番既有宗教衝突,又因為商道和土地之事互有攻伐,本該成為鄭家攻打巴達維亞的盟友,如今卻倒向了紅毛番這個世仇,可見鄭家對他們做的事,恐怕不止是征糧殺人那麼簡單。”

吳成無奈的笑了笑,繼續說道:“鄭家在巴達維亞盡快站穩腳跟,咱們也好和平接收福建和台灣,隻不過如今這場麵.......看來之前我給鄭芝龍‘呂宋特例爾,南洋經略,七分外交、兩分政治、一分作戰’的忠告,他是一點也沒聽進去。”

南洋處於文明的十字路口、海貿交流必經之地,受華夏、日本、印度、中東共同作用,文明程度總體而言是較高的,但受到大海阻隔,各個地域的發展程度和文明程度差距又巨大,有些還是刀耕火種,有些則已經進入了火器時代,所謂麥哲倫當年以為東南亞土著和美洲的土著是一個水平,然後他就死在了南洋。

總體而言,中南半島上的緬甸、越南等大陸國家接近華夏和印度,受到華夏文明和印度文明的影響,基本形成了穩固的封建製度,加之中南半島氣候適宜、糧產豐饒,因而人丁興旺,國家間能動員的兵力和戰爭規模也相對較大,互相征伐不斷,因此又形成了其特有的軍事貴族主導的軍事封建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