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虧欠(1 / 2)

小皇帝無法反駁,隻能低著頭幽幽歎了口氣,又問道:“周王叔,你老實回答朕,不要隱瞞,朕問你,若是武鄉軍渡江過來,你.......會投降嗎?”

朱恭枵默然了一陣,坦然的點點頭,回道:“若是在以前,臣絕不會投降,否則也不會從開封逃到南京來了,但是現在,臣一定會投降。”

小皇帝抬頭看向他,滿臉寫著疑問,朱恭枵也知道小皇帝的心思,耐心的解釋道:“陛下,臣當年在開封,坐在王府高堂之中,往來的都是達官貴人、名士大儒,就是周藩的宗室,有不少人臣也從來沒放在眼中過,何況是那些白丁百姓?”

“當時的臣......嘴裏也喊著‘民為貴’,偶爾做幾首傷春悲秋、哀民之苦的詩詞,但心裏從來沒有百姓的位置,對他們從來是不屑一顧的,一群升鬥小民,不讀書不識字、無權無勢,甚至餓得都快站不起來了,對臣這高高在上的周王、對大明又有什麼用呢?”朱恭枵歎了口氣,朝開封的方向看了看:“當時的臣貴為大明周王、從小養尊處優,也和陛下一般,心中隻想著大明、隻想著朱家一家,河南的巡撫布政、朝廷派來的閣臣督帥、河南的大將名儒,哪個不比那些貧苦百姓重要?”

“所以開封的百姓們倒向了給他們分田分地、伸冤做主的武鄉軍,而武鄉軍用事實告訴了臣,百姓們很重要,非常的重要!”朱恭枵苦笑一聲,有些魂遊天外:“所以......武鄉軍兵馬離開封還遠得很,但所有人都知道開封不可能守住,所以......臣這個以剛烈聞名於世的周王,就被開封的百姓們嚇得灰溜溜的棄藩而走。”

“不瞞陛下,臣到了南京之後,見了這聚寶山下的流民,才知道我大明是輸在了哪裏......”朱恭枵又朝那些流民指了指:“陛下,臣自天啟年開始,向朝廷捐助金銀錢糧不下百萬之巨,人人皆讚慷慨,可這些金銀錢糧是從何而來的呢?開封府的田地產業被曆代周藩侵吞大半,百姓或為佃戶、或為奴仆,臣從他們手裏搶走了他們的錢糧金銀,換了一個慷慨的名聲,而他們呢?受窮受餓、流離失所!”

“臣的金銀錢糧,給了朝廷、給了軍閥、給了官吏,可給過他們分毫?沒有!即便是臣出些錢糧修橋鋪路、挖井築堤,也不過是為了能更好的享受、更好的盤剝而已,心中從來沒有想過要為百姓做些什麼......”

“百姓們心中和明鏡一般,他們清楚誰真正為了他們好,一點小恩小惠的收買,買不了他們的民心......”朱恭枵長長一歎:“陛下應該也聽過武鄉軍編的《白娘子》那出戲,戲中汙蔑本王的地方不少,人說清者自清,臣取處女煉丹這等謠言本是無稽之談,本不值一哂,但偏偏百姓們卻對此篤信不疑,為何?”

“因為我大明的宗藩,就沒有幾個不壓榨百姓的!因為王府的惡奴,就沒有幾個不作惡多端的!因為他們確實有田地被奪、確實被層層壓迫、確實像戲裏一樣受苦受難!”

“所以哪怕是謠言,他們也會深信不疑,因為這所謂的謠言,就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真實事件!”朱恭枵喘了口氣,又看向那些流民:“陛下,大明像臣這樣的人不少,比臣更為惡劣的更是不少,就像武鄉軍文章裏所說的那般‘虎豹當朝、豺狼坐衙’,在這種情況下,陛下請細思,這些百姓的苦難,到底是誰造成的?大明走到今天這般地步,到底是誰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