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態度(1 / 2)

隆隆的炮聲震蕩得運河都波濤洶湧了起來,每一次炮鳴,都有十餘發沉重的實心鐵彈砸在德州的城牆上,幾段城牆的包磚已經全數墜落,裏麵的夯土也在紅夷重炮的摧殘下垮塌大半。

吳三桂已經轉移至內城的雁塔上,豪格正集中紅夷重炮轟擊德州南麵和東麵城牆,他自然不會呆在城牆上找死,在雁塔塔頂能夠俯瞰大半個德州城,吳三桂邊將自己的指揮所設在塔頂,讓親兵騎馬傳遞消息。

德州是座重鎮,乃是運河沿路四大漕運碼頭之一,也是溝通京師和濟南的水陸要衝、九省入京水路、旱路均需經由德州,因此明代對德州城的修繕一直很重視,在山東也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大城要鎮。

但這座洪武九年建設的城池,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了,城牆扛不住紅夷大炮的持續轟擊,也經受不住自家重炮的後座力,這讓守軍隻能被動挨打,豪格的炮隊大膽的將重炮推到城牆上中型火炮的射程外近距離的狂轟濫炸,而城牆上的炮手看著一步之遙的敵軍炮隊,卻隻能無可奈何的跺腳。

除了炮轟之外,豪格也派出了大批的人馬對德州城展開三麵圍攻,豪格洗劫了平原,又派兵去四處搜尋捕拿村民百姓,手裏炮灰充足,又清楚時間緊迫,他沒有浪費時間去挖掘延綿的戰壕,而是不停的驅趕著一波波的炮灰殺來,如潮水一般撲擊著德州的防線,拽倒土牆、踏平陷阱和地雷、填埋壕溝,用人命鋪出一條條坦途大道,試圖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德州城。

與此同時,豪格還派出一批人馬渡過大運河前往西岸,圍攻吳三桂所部在西岸依托慈氏寺建起的堡寨工事,試圖搶占運河西岸,用火炮封鎖大運河、斷絕城內守軍的退路。

開戰之後幾個時辰過去,豪格的兵馬已經摸到了外城城牆之下,身著號衣、連一件防身盾牌都沒有的新編綠營人人都手持弓箭、各式各樣的火門銃和一桶桶的火箭,向著外城城牆上潑灑著雨點一般的箭矢和暴風一般的銃子。

他們無需射中什麼目標,隻要將箭囊裏的羽箭和身上攜帶的彈丸朝城牆上射出去便算完成任務,用一場“瓢潑大雨”壓製著城牆上的守軍,城牆上用來防箭的懸戶和草棚都無法抵擋這遮天蔽日的箭雨,在城牆上活動的守軍,隻能頂著一麵麵長牌大盾行走,幾乎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豪格的步卒也趁機衝了上來,當頭的都是隻穿著簡陋皮甲甚至沒有披甲的炮灰,扛著一張張竹梯和木梯,在箭雨的掩護下逼近城牆,將它們搭在城牆上,混在炮灰中督戰的甲兵和低級軍官,將一個個炮灰步卒拽到身前,用刀子逼著他們蟻附攻城。

吳三桂沒法責備自己的兵將不賣命,即便有豪格滅族的威脅,那些跟隨吳三桂從遼東一路來到山東、曆經百戰的遼鎮舊部依舊冒著生命危險頂著炮火和箭雨在城上遊走著,將一個個試圖爬上城牆的炮灰步卒趕下城去,或者拚命督促著城牆上的民壯和普通兵卒奮力還擊。

城牆上不時噴湧出滾滾濃煙,炮彈和箭矢同樣如暴雨一般落在城下的豪哥兵卒之中,特別是那些聚集在一張張長梯下等待撲城的炮灰步卒,守軍將一捆捆綁在一起的震天雷從城牆上扔下去,又潑下一桶桶燒得滾燙的金汁,城下慘叫聲此起彼伏,連督戰的甲兵和軍官都在抱頭鼠竄,那些炮灰步卒自然也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