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奉祀(1 / 2)

馬車停在了曲阜城外,梅漣掀開車簾,看向遠處那條長龍一般堵塞在城門口的隊伍,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抬頭看向城門門額上題著的四個鮮紅大字,輕聲念了出來:“萬仞宮牆!”

正德年間,孔廟為劉六、劉七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所毀,正德皇帝下令建城以衛廟,便以孔廟、孔府為中心修築城牆,於嘉靖元年竣工,城牆正南門仰聖門便正對孔廟,後山東巡撫胡纘宗取先賢子貢“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之意,親筆題書“萬仞宮牆”於仰聖門之上。

這座城牆本為護廟所建,也確實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天啟年間山東白蓮教起義,白蓮教大軍過境曲阜,就被這座堅實的城牆阻攔,隻能在城外搶掠了一把便撤軍而去,到明末之時,山東時常有零星的農民軍部隊入境,孔家躲在這高大厚實的城牆之後,便能安然無憂。

隻可惜單憑一座城牆終究是護不住孔廟和孔府,多爾袞擊敗豪格之後,自己領軍往登萊去阻擋登陸的大熙軍,委派多鐸往曲阜而來,名為參拜、實則劫掠,曲阜孔家富貴了千百年,積累的財富數不勝數,乃是天下第一豪貴的世家,滿清要放棄關內東歸,自然不會放走這條大魚。

多鐸在曲阜縱兵大掠,將孔家千年積累盡數打包帶走,就連孔廟也沒放過,孔子和其弟子的銅鑄身像全部砸碎裹走,連孔廟匾額上的金漆也全數刮走,若不是有皇太極的畫像和牌位供奉在孔廟之中,恐怕多鐸也會像對待孔府一般,一把火將孔廟給燒了。

多鐸依舊還不滿足,又派兵將孔林中孔家曆代先祖的墓葬統統發掘,將陪葬的禮器金銀統統劫走。

往日裏孔家對孔林極為看重,視為私產,孔家得明太祖優待,曲阜官吏皆由孔氏族人擔任,劃林圈地自然毫無忌憚,即便是孔氏族人上山砍伐樹木也會嚴懲,普通百姓甚至都不準靠近孔林,違者非死即重傷。

但如今清軍連孔子的墓葬都挖掘了,曲阜孔家卻連一句重話都不敢說,北宗尚有膽氣的當年皇太極強製孔家剃發易服之時就已經篩選出去了,要麼像孔聞謤那般不願剃發易服而被殺,要麼就像孔聞詩一樣逃去了大熙或殘明。

剩下的這堆軟骨頭,麵對如狼似虎的上萬清軍,哪裏還有抵抗的膽量,隻能任由多鐸肆意搶掠,隻求清軍搶個幹淨,能保下他們一條性命來。

但他們終究還是沒有逃脫清軍的屠刀,清廷決定放棄山東,多鐸撤走之前,隻把衍聖公一家帶走,其他的孔氏宗親大多屠戮一空,前往京師的路上又嫌棄衍聖公一家走得太慢、拖累行軍速度,又將衍聖公和他幾個成年的兒子之外的孔家宗親一口氣殺光。

反倒是曲阜那些孔氏的遠親和族人,千年生息,除了名字登錄在孔氏家譜之上,大多和普通百姓無異,甚至許多人窮困潦倒,多鐸屠殺孔氏宗親是為了劫掠和盡快返回京師,屠城反倒浪費了行軍時間,這些窮困的孔氏族人因此而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