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章 探龍覓穴(1 / 2)

諸天奇悠悠一歎:“光陰似箭,歲月不待,三十八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

老夫如今也成了一耄耋老者,離這個世界越來越遠,未來終究是屬於年輕人,屬於你們啊!”。

看到老院長感慨人生,眾人的心靈也被觸動,尤其是秦專員更是感同身受。不過,他們並未做聲,隻是靜靜的做一個聆聽者。

好在,諸天奇並未感慨太久,片刻後思緒便回歸現實,擺手笑道:“見笑,見笑了,人老了總喜歡憶往昔崢嶸歲月疇。

好了,我們接著說吧!老頭子記得當時國家突然就發起了一道尋龍令,毫無任何征兆,具體的內幕我也不是太了解。

當我們全國數十家科技院,接到科技部下發文件時,探龍覓穴計劃已經確定下來。

具體任務就是,經過諸多頂尖科學家多年的研究調查,發現我國南海的某處海底,不僅洋流各項數據連年異常,而且地磁場也會出現周期性變化。

具體的一些科學觀測數據,到底反應出什麼問題,我們也不是太理解。更形象化的比喻就是,好像深海之底有巨大生物活動。

這個活動和地質無關,並沒有所謂的火山爆發,地震等自然災害要發生。我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發現,如何判斷出來的。

總之,最終權威人士猜測,有可能跟古老的龍有關。或許,我國上古年間流傳下來的龍族傳說並非子虛烏有。

很有可能它們存在過,或者說現在也可能藏在地球的某個角落。雖然這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但上麵就是這樣認為的。

接下來,便是製定詳細的計劃,從全國數十個科技院中,篩選出了十位頂尖的科學工作者,組成了一個科研小組。

上麵為這次行動命名為探龍覓穴計劃,以揭開從上古年間,便流傳至今的龍之秘密。

我很有幸和另一位科技院的元老,進入了這個科研小組。但很可惜,由於身體等種種原因,我隻經曆了前期的取樣調查。

待到進入深海後,我便被迫退出,後續所發生的事,我也隻是了解個大概,詳情就不太知曉了。

據說,最終計劃宣告失敗,隻有兩位科研人員逃出生還,其餘人全都葬身大海,難尋蹤跡,唉……”。

說到這裏,諸天奇雙眼通紅,臉上布滿哀傷。顯然,這件事當時對他的打擊很大,即便至今已過去了幾十年,時間依然無法磨平。

秦專員亦是感同身受,遞給褚院長一些紙巾。褚天奇擺手勉強笑道:“無妨,都過去了,過去了。

其實我們科學工作者,和保家衛國的戰士一樣,早已做好為科學犧牲的準備。他們是光榮的,自豪的,無愧於烈士的稱號。

將軍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文臣為民請命,流芳百世,現代科學者,便是勇於為科學,為人類發展奉獻自身”。

聽著他的話,眾人再也沒有任何嬉笑,感覺熱血沸騰。這一刻,他們都有了一份目標和責任感,未來的道路越發清晰。